来自云南的李某为了赚钱,特意跟村民承包了160多亩的土地种植梨树,并签下了合同。由于梨树前几年不结果,为了收益着想李某决定在地里套种三七。不料,这一举动居然在之后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 李某望着屋外渐渐落下的太阳,眼里满是疲惫与困惑。就在三天前,他还在看着自己梨树下茂盛生长的三七,憧憬着来年的丰收;而现在,他刚刚从派出所被取保候审回来,面临着违法指控和可能的罚款。 2023年初,李某怀揣着致富梦想,在云南安宁市八街朝阳村史家庄小组承包了1.5万亩林地,准备大规模种植梨树。签约那天,他满脸笑容地按下了手印,村干部和周围的村民都羡慕他的魄力和远见。 "梨树长势不错,再过几年就能挂果了。"李某回忆着初期的希望,"可谁能想到,梨树从栽种到结果这么漫长,几乎要五六年时间,这中间哪来的收入养家糊口?" 随着时间推移,李某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承包费、种苗费、人工费,每月都有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开始焦虑,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 转机出现在去年夏天,当他去拜访县里另一位种植户老张时。老张的果园里,树下种满了各种药材。"这是三七,喜阴植物,正好可以在树底下生长,不影响树的生长,还能多一份收入。"老张介绍道,"三七市场好,种下去两三年就能收获,一亩地能赚个万八千的。" 李某眼前一亮。回去后,他翻阅了不少关于三七的资料,这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是云南的特色药材,年出口量达数万吨。 经过几天考虑,李某和几个朋友合伙,决定在160亩梨树下套种三七。他们购买了药材种苗,搭建了遮阳网(三七是喜阴植物),精心照料着这片希望之地。 "你看,这三七长得多好。"李某常对前来参观的村民说,"不耽误梨树生长,还能提前回本,何乐而不为呢?"确实,几个月过去,三七长势喜人,李某计算着来年的收成,甚至开始考虑扩大种植面积。 谁知,这片绿油油的希望之地,却暗藏祸端。遮阳网的特殊结构被国家环保督察组的监控卫星捕捉到,引起了注意。一个清晨,正当李某在地里查看三七生长情况时,几辆警车停在了田边。 "请问,这是你的地吗?为什么在梨树下种植三七?有没有向林业局报备审批?"穿着制服的森林公安询问道。 李某一脸茫然:"这地是我承包的啊,我种梨树,树下种点三七,这不是很正常的农业操作吗?" "你这是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属于违法行为!" "我的地不违法,我种的东西也不违法,为啥加一起就说我违法呢?"李某坐在审讯室里,面对森林公安的询问,脸上写满不解。 森林公安人员拿出厚厚的文件夹,冷静地解释:"你私自套种,就是属于违法行为!承包合同上明确规定了土地用途是种植梨树,而你未经审批擅自改变用途,套种三七,这本质上违反了土地管理法规。"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当地,也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讨论。一位来自邻村的农民在社交媒体上愤愤不平:"征用田地,耕地,把土地性质改为工业用地,建工业园区不犯法,在耕地上面建房子不犯法,我家菜地种梨树,树下种了菜就违法,有这种道理么?" 还有人质疑:"如果把梨树砍了种三七那是违法,关键是梨树还在,三七又不影响梨树,光伏发电板下面还放羊呢?" 2024年初,为了给自己讨个说法,李某咨询了当地一位法律顾问。顾问解释道,根据法规,套种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未经审批变更土地用途。"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理论上说,这是一种科学的耕作方式。" 顾问进一步解释,三七确实不属于违法作物,李某也没有主观故意违法,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问题出在他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向林业局报备和申请审批。 一位当地农业专家也站出来发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同作物对土壤和生态系统影响各异。某些作物需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能对生态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变更种植品种前,相关部门需做好环境评估,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李某的案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业政策的制定。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有人将此事件提升到"鱼肉百姓"的高度。 面对舆论压力,当地相关部门开始重新审视此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私下表示:"法不容情,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过于死板僵化的执法可能适得其反,影响社会稳定。" 经过多方努力,2024年3月,李某案终于有了转机。考虑到他没有主观故意违法,且三七种植未对生态环境造成实质性损害,相关部门决定从轻处理,仅对李某进行警告和小额罚款,并要求他补办相关手续。
来自云南的李某为了赚钱,特意跟村民承包了160多亩的土地种植梨树,并签下了合同。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02 00:07: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