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慢性自杀:和解政治下中间派如何让极右翼吞噬以色列政坛》俗话说,每一次

小霜谈世界 2025-04-02 01:14:51

:《民主的慢性自杀:和解政治下中间派如何让极右翼吞噬以色列政坛》

俗话说,每一次危机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对于以色列来说,10月7日发生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这是该国迄今为止最右翼政府执政期间最严重的安全事故。这场悲剧不仅暴露了以色列安全机构的严重缺陷,还暴露了其政治体系的失灵。在一个国家安全(尤其是以巴冲突)长期以来一直是决定性问题的国家,这应该为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伊塔马尔·本-古维尔的反对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向这个震惊和悲伤的国家提出不同的政治愿景。在任何正常运作的民主国家,都会做出这样的回应。

然而,在以色列,没有人站出来,那为什么没有人挺身呢?

至少在专家、战略家和沮丧的自由派选民中,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责任归咎于左派。不难理解这种说法为何流行。自内塔尼亚胡于2009年重新掌权以来,主流犹太复国主义自由派领导人谢利·亚希莫维茨、伊萨克·赫尔佐克(现任总统)等人十多年来未能提出连贯的政治主张。为了争取右翼选民,他们避免在安全和两国解决方案上采取坚定立场,担心被指责软弱或贴上“过于左翼”的标签。这一策略适得其反。以色列左翼政党失去了政治影响力,因为他们的支持者转向了日益壮大的中间派政党。

将右翼崛起归咎于左翼的解释充其量只是片面的。

与此同时,左翼中更为激进的派别完全退出了国家政治。一些人拥护“一国解决方案”,但这一想法在巴勒斯坦或以色列方面都没有多少政治代表性,在学术界之外也鲜有影响力。另一些人则转向人权倡导,专注于法律行动,以保护少数群体(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免受严重不公正对待:这是一种英雄主义但最终是非政治化的立场,与自由主义同行的方案一样,没有提供任何替代的安全愿景。最后,那些留在主流政治中的人试图影响公众舆论,他们几乎完全关注冲突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经常谴责以色列社会。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国际人权法和制裁上,依靠全球机构来追究以色列的责任,而往往忽略了与以色列国内政治斗争的互动。

这种思想和政治真空,加上内塔尼亚胡及其盟友长达十年的残酷且高效的抹黑运动,将以色列左派描绘成反安全势力。结果,以色列左派几乎消失殆尽。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作为以色列建国党的现代化身,工党从1999年占据120个席位中的26席,减少到2022年选举中的区区4席。梅雷兹党曾是左翼意识形态的支柱,在1999年赢得了10个席位,但此后在议会中失去了地位,甚至在2022年的选举中未能跨过门槛。

海外编译精选 海外新鲜事 以色列[超话]

0 阅读:0
小霜谈世界

小霜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