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因一脸淡定地说道:“中国的文人,总归是有一条后路的,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嘛。” 有一次,梁从诫问他的妈妈林徽因:“妈,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咱们可咋办啊?”没想到,林徽因特别从容地说:“咱们读书人嘛,总会有条活路的,你看,扬子江不就在家门口嘛。” 1937年,抗日战争彻底打响了,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林徽因和梁思成这对在建筑学界特别有名的夫妻,本来在学术和文化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徽因是1904年出生的,家里很有地位,受过很好的教育,还在欧洲留过学,对建筑特别感兴趣。回国后,她和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建筑史,还教学生。但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本人占了,形势越来越紧张,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难了。 有一天,梁从诫实在忍不住了,就问林徽因:“妈,要是日本人来了,咱们该怎么办?”那时候,战火已经快烧到北京了,情况非常危急。林徽因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读书人嘛,总会有办法的,扬子江就在咱家门口呢。”她这么说,其实是对生死看得很淡,对文化却特别坚守。林徽因知道,作为知识分子,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有责任保护文化遗产。就算到了生死关头,她也不会放弃对学问和理想的追求。林徽因的话让梁从诫大吃一惊,他连忙问:“那你们就不管我啦?”林徽因拉着儿子的手,有些愧疚地说:“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我可能真的没办法管你了。”那一刻,母子俩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无奈。虽然林徽因身体不好,但她的眼神依然很坚定。她明白,自己守护的不只是这个小家,还有整个民族的文化。 没多久,林徽因一家搬到了四川宜宾的李庄,在那里过了段最苦的日子。生活艰难,身体又有病,但她从没放弃过对学问的追求。为了保护那些重要的书籍资料,她亲自搬搬抬抬、整理归纳,甚至不惜豁出性命。正是这股子韧劲儿,让她在战乱中也始终热爱并尊重着中国文化。 林徽因说过一句话:“扬子江不就在咱家门口嘛”,这话听起来轻松,其实讲的是中国文人那种不怕死的精神。中国历史上有好多文人,国家有难的时候,都用自己的方式守着信念,传递文明。林徽因的一辈子,就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啥困难,心里有爱、有信念、有目标,就能挺过去,迎接更好的未来。她不只是一个出色的建筑师,更是个伟大的爱国者,用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乐观。
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
凌翠聊生活
2025-04-02 08:17:45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