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提给黄岩岛填岛了,那根本不现实!网上总有人呼吁给黄岩岛填岛,好像一下命令就能立刻开工,让黄岩岛变成一座坚不可摧的海上要塞。但事实上,这想法根本行不通。 面对南海的风云变幻,特别是黄岩岛附近不时出现的紧张局面,许多人心中涌起一个念头:干脆把黄岩岛填了,建成一个永固的堡垒,一劳永逸。 这种想法听着提气,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冷静下来看,将黄岩岛大规模填海造陆恐怕并不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 先看看这个“近在眼前”的军事风险。黄岩岛离菲律宾本土仅约三百公里,几乎是贴着对方的海岸线。一旦在这里大兴土木建成基地,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极其显眼、难以移动的靶标。 考虑到美国在菲律宾拥有的军事基地,其战机甚至远程火箭炮系统,都能轻松将这里纳入打击范围。 若局势骤然升温,耗费巨资建成的岛礁,反而可能成为一个易攻难守的战略包袱。 相比之下,发展灵活机动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海上平台,或许更能有效遂行战略威慑与快速反应。 除了军事上的考量,黄岩岛本身的“体质”也不适合大动干戈。它并非坚实的大陆架,而是一个典型的珊瑚环礁,地质构造松软复杂,大部分礁盘甚至不能全年露出水面。 潮汐涨落和雨季带来的淹没是常态。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不仅技术挑战巨大,成本高昂,工期漫长,建成后的设施稳固和人员驻守也将面临持续困扰。 淡水更是个大问题,无论是建设庞大的海水淡化厂,还是依赖漫长的补给线,都意味着惊人的维持开销和战时的极端脆弱性。 相比已经建成的永暑礁、美济礁等,黄岩岛的先天条件确实要逊色许多。 当然,公众对“填岛”的期盼,很大程度上源于菲律宾在美国撑腰下,尤其自小马科斯上台后,在黄岩岛问题上频频挑衅,试图改变现状。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黄岩岛的主权归属本就清晰。早在元代,中国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此地进行过测量活动。 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分别于1947年将其命名为“民主礁”,1983年确定标准名称为“黄岩岛”,历史脉络完整清晰,远早于菲律宾在1970年代才首次提出的主权要求。 领土的归属,从来不是由距离远近决定的。 南海问题的本质终究是大国间的政治角力和战略博弈。中国凭借日益强大的海空军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在南海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主动权。 菲律宾虽时有动作,但其国力难以支撑长期对抗,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也是事实。 美国虽然深度介入,其主要目的在于牵制中国、维持自身霸权,并非真要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在这盘大棋中,中国其实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贸然在黄岩岛这个高度敏感的点上启动大规模填海工程,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可能授人以柄,给某些希望南海局势升级的势力提供借口,打破目前微妙的战略平衡。 因此,保持战略定力,继续稳步提升海军、空军等综合国力,同时运用灵活的外交手腕,巩固并扩大在南海的实际控制和影响力,或许才是更为稳健、更具长远眼光的策略。 急于一时之功的“填岛”,未必是当下最明智的一步。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2016.4.29-直新闻-美国为何特别对黄岩岛“费心费神”?
别再提给黄岩岛填岛了,那根本不现实!网上总有人呼吁给黄岩岛填岛,好像一下命令就能
猫猫背茹茹
2025-04-02 12:56:31
1
阅读:701
hisensepolo
别扯了,其实黄岩岛不用填了,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拿回郑和岛。
用户13xxx77
别胡说八道,国家怎么做有国家的考虑,而不是靠你狗屁不懂的瞎咧咧。
回不了的过往
中业岛才是正理!
用户28xxx52
他们拿什么赔偿
单手解bra
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