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架中国战机被日军击中,飞行员紧急跳伞落在了日军阵地。日军劝他投降保

小博大史 2025-04-02 13:48:29

1937年,一架中国战机被日军击中,飞行员紧急跳伞落在了日军阵地。日军劝他投降保命,他仰天大笑道:”我中国,无被俘空军!“ 飞行员名叫阎海文,出生在辽宁一个富裕家庭,父辈曾是清末的武官,他自己也勤奋好学。 九一八事变后,15岁的阎海文不得不和二哥一起转至北平继续读书,但他心有不甘,曾在作文中写道:”东北沦亡,经受倭奴之摧残与蹂躏,令人痛心,所以我常为之悲,为之泣。” 阎海文在北平就读的学校叫“东北中学”,专门招收因战争而失学的东北学生。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但阎海文训练时十分刻苦,学习也很努力,课余时间还会密切关注战事,暗自发誓一定要报家国之仇。 3年后,阎海文高中毕业,原本他和二哥都已经顺利被陆军军官学校录取,可就在入学前,他们发现杭州的空军学校也在招生,两人都向往做一名空军战士,于是就报了名,没想到他们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被双双录取。 要知道,空军比陆军的危险系数要大得多,父母不希望两个儿子都去当空军,万一有个好歹,等年老了无人在身边尽孝。于是兄弟俩决定抓阄,结果二哥抓到了陆军,阎海文抓到了空军,而他的命运也从此刻被改写。 敢于冒险的阎海文初次试飞时,就在俯冲的过程中险些撞到目标,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要谨慎,他却说:“我宁愿做一个好飞行员,不愿做老飞行员。” 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阎海文以出色的成绩从空军学校毕业,母亲欢天喜地地跑去杭州看望他,他让母亲转告父老乡亲:“总有一天,我会飞回老家去,歼灭日寇!” 之后,阎海文被分配到南昌服役,几个月后就成为了少尉。 淞沪会战爆发,指挥部命令阎海文所在的分队紧急出动。 当天狂风暴雨,阎海文驾驶着2501号霍克式轰炸机,经过无锡来到上海郊区的上空,敌人立即进行高密度扫射。 飞行员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击中,但他们依然不顾一切向下俯冲,对准敌军目标进行轰炸。 双方酣战之时,阎海文国仇家恨的情绪不断攀升,他孤注一掷,巧妙地驾驶机身躲过攻击,随后垂直冲向地面,向敌军司令部精准地投下一枚炸弹。 完成轰炸任务后,我军战机迅速冲出敌军的火力范围。 可就在这个过程中,只听“轰”的一声,阎海文的飞机发生了剧烈的震动,他心想:“不好,中弹了!” 机舱里顿时冒起滚滚黑烟,机身也失去平衡,开始往下掉落。阎海文立马跳出座舱打开降落伞。 不巧的是,当时正刮东南风,阎海文落入日军阵地,日军见状赶紧围过来,打算活捉他。 一名肥胖的日本军官向他喊话,只要他肯投降就能活命。阎海文一听这话,怒火烧红了脸,他没有说一个字,直接连开三枪打趴下三个日军,等下一拨人再靠前,他“砰、砰”两枪又干倒两个。 此时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阎海文看着对面不断逼近的日军,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出生天。他抬头望了望自己曾经翱翔过的天空,大喊一声:“ 我中国,无被俘空军!”随后双眼紧闭,手指用力一扣,他的生命就此定格在21岁。 之后,日军在阎海文帽子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漂亮姑娘的照片,背面写着“ 南通州安东巷三号刘月兰“。她是阎海文的未婚妻,只是如今她再也等不回自己的翩翩少年郎了。 空军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都要宣誓一句话:"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阎海文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誓言。 阎海文牺牲后,被追赠为中尉,葬于南京钟山北麓王家湾镇航空烈士公墓。 我们的先辈最不缺少的,就是为国献身的高尚气节,那是一种刻入骨髓的信仰。 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抗战的胜利,如今的吾辈更应该当自强,不让曾经的历史重演,更不能让先辈的血白流。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