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病重的林徽因,当着丈夫梁思成的面,要见徐志摩发妻的张幼仪。之后,张幼

风城春史呀 2025-04-02 13:51:44

1947年,病重的林徽因,当着丈夫梁思成的面,要见徐志摩发妻的张幼仪。之后,张幼仪带着孩子匆匆赶来。见面之后,林徽因一句话没说泪流满面。张幼仪竟然发现,林徽因最爱的不是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多年,感情让人羡慕。夫妻二人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还曾负责国徽设计。

他们少年相识,青年结婚,老年相伴,恩爱一生,可在见张幼仪这件事上,暴露了林徽因一生所爱。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遇见23岁的徐志摩。

当时,正是林徽因最寂寞的时刻,每天对着阴雨绵绵的天气,幻想有人来爱她。

浪漫的天才诗人和美丽的少女,很快谈起了恋爱。

后来,徐志摩爱得真挚,痴迷,忘我。

她的美丽和才华,深深吸引着徐志摩。在徐志摩的诗歌里,她是梦想的寄托,是心目中爱人的化身,是无数次梦幻的女子。

可以说,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的诗。

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他们一起行走在伦敦古老的街道,剑桥皇家学院校园的小径,谈论诗歌,谈论艺术,谈论人生,也就是著名的康桥之恋。

徐志摩的爱非常炽热,就像一团火,温暖着林徽因。

可,这只是老天的一个玩笑。

徐志摩为了爱,什么都不在乎,他甘愿冒着天下大不韪,做出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和发妻张幼仪离婚。

原来,徐志摩一直看不上张幼仪,觉得她是乡下土包子。

此时,张幼仪已为徐志摩生下一个儿子,现在还怀有身孕。

可,真爱的力量,超过一切。

林长民不知道怎么和知已告别,也不愿意让女儿嫁给徐志摩,就带着林徽因悄悄地回了国。

女儿是他的稀世珍宝,他怎会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已婚,人品不怎么样的男人呢?

视爱情如生命的徐志摩怎能就此罢休,他向一只飞蛾扑火一样追了过去。

没有想到,却是,林徽因和梁思缔结秦晋之好的消息。

飞蛾般的狂热,只能变成默默守候。

梁思成自从和林徽因订婚,他们就一起出国留学,过着情侣的日子。

梁思成虽然深爱林徽因,可他的爱是宽厚的,没有徐志摩那般浪漫,炽热。这点让异国他乡的林徽因,变得敏感脆弱。

有一次,几个同学邀请校花林徽因野餐,林徽因很喜欢热闹便一口答应。同学也想邀请梁思成,可大家请不动,便让林徽因去请,他们打赌,如果能请得动,林徽因就可以在野餐时什么都不用做。

林徽因换了一身漂亮的衣服,精心打扮一番去找梁思成,梁思成看到林徽因非常高兴,便指着他的图纸开始滔滔不绝。

梁思成讲的投入,林徽因听得入迷,等梁思成说完,林徽因想起了野餐计划说:“你不能让我输给他们。”

此时,梁思成才从梦中抽离出来,发现林徽因打扮得非常漂亮,他不想违背林徽因的好意,也不愿意放弃眼前的这副图,便拒绝了林徽因。

看着梁思成的态度坚决,林徽因只好悻悻而走。

每当这个时刻,林徽因便不由自主的想起徐志摩,如果此刻邀请徐志摩,他肯定不顾一切前去,也不会有半句推辞,不像不解风情的梁思成。

而徐志摩的心里一直忘不掉林徽因,他用尽一切机会接近林徽因,蹭在他们俩之间。 林徽因虽然浪漫,可毕竟理智。

她清楚,人的一生不能只有爱情,也要有事业和道德,就如她拒绝徐志摩一样:“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不是没有来,只是无缘留下。”

从此林徽因把爱情给了徐志摩,永远留在了他的诗里。

多年后,林徽因病重,她还是忘不掉徐志摩,便让托人捎信让张幼仪前去,见到又能说什么呢?也只能默默流泪。

女人更能了解女人,张幼仪说:“她当初之所以想见我,是由于她爱徐志摩,想看他的孩子。尽管她嫁给了梁思成,她仍然是爱着徐志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梁思成和林徽因相伴一生。

林徽因最爱的,确是徐志摩。

林徽因的一生,理智多过浪漫,哪怕面对爱情,也会为了道德拒绝。她清楚如果这样做,另一个女人将会为此痛苦一生。

俗话说,女人更能了解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张幼仪一直都懂林徽因。

面对丈夫的移情,张幼仪很痛苦,但依然选择接受“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最终,徐志摩空逝。

林徽因拿着梁思成捡回来的一片飞机残骸,挂在卧室里做纪念。

无论值不值得,徐志摩让林徽因爱了一生。

0 阅读:69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