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信想要孩子,陆小曼看后,心疼得像针扎一样。没过几天,徐志摩

风城春史呀 2025-04-02 13:53:46

一天,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信想要孩子,陆小曼看后,心疼得像针扎一样。没过几天,徐志摩满怀期待地回到家,迎来的却是两人激烈的争吵。最讽刺的是,徐志摩永远不知道陆小曼为啥不愿意要孩子。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最出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张幼仪和徐志摩结婚7年,一直遭到丈夫的嫌弃,直到遇到陆小曼,才展开他痛苦的一生。

1915年,18岁的徐志摩,迎娶15岁的张幼仪。

他们是包办婚姻,当时正徐志摩看到张幼仪的照片第一眼就说:“是个乡下土包子。”

虽然,徐志摩闷闷不乐,家人依然为他娶张幼仪为妻。

张幼仪是个非常贤惠的妻子。

嫁到徐家操持家务,打点各种事务,非常能干是家里的好帮手。

去英国陪读没有佣人,资金短缺,语言不通她仍然为丈夫做好后勤工作。

就算徐志摩带女人回来,她也会精心为他们准备饭菜。

可以说,徐志摩在张幼仪的照顾下,那是啥事不管,只管风花雪月。

就算这样,还是换不来徐志摩一丝怜惜,他还是在张幼仪身上狠狠地发泄着不满。

哪怕是张幼仪身在异国语言不通,没有钱财,没有依靠,身怀六甲,徐志摩仍然坚持打掉孩子离婚。

为此,张幼仪苦苦哀求“听说打胎会死人的。”

徐志摩冰冷的说:“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到别人不坐火车了吗?”

浪漫的诗人为爱炽热,为不爱冰冷。

彼得刚满月,徐志摩就立马带着离婚协逼过来,他顾不得看上儿子一眼就急着离开。

生下孩子是张幼仪唯一坚持的事情。

她是明媒正娶进来的徐家少奶奶,肯定不会打胎。

再说,在那个医疗条件不成熟的时代,连妓女都不会那样做。

只可惜,她生下孩子身体不好母乳不够,连自己都养活不好,哪里来钱给孩子买鲜牛奶。

就这样久而久之,这个苦命的孩子只活了三岁,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作为父亲的徐志摩知道后,也只是发文哀悼一下。

他和陆小曼结婚父母不同意,他就厚着脸皮去找张幼仪,逼她承认离婚是自愿的。

没有办法遇到风华绝代的陆小曼,就不能让她从手里溜走。

这让徐父非常生气,决定不在承担他的开销。

徐志摩愿意为陆小曼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本以为自己拼尽一切得到的爱情会幸福一生,可刚过了几天神仙眷侣的日子,生活就一地鸡毛。

陆小曼是富贵小姐她哪有钱的概念,喜欢购买最新潮的发饰,服装,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影院里包厢,吃饭去最贵的西餐厅,夜总会从来不问价钱。

再加上陆小曼身体不好为了治病,竟然抽上了鸦片,每天在毒品的麻醉下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这让徐志摩吃不消虽然他也出身富贵,从来不为钱发愁。

也吃不消这样花销,他不得不一人做7份工作,辗转几个城市供养陆小曼。

徐志摩也很苦恼,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新生命的到来。

可徐志摩哪里知道,陆小曼为了和他结婚,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徐志摩最终没有等到感情好转,在去往北京的途中机毁人亡。

陆小曼非常悲伤,从此,她发愤图强成就了一代画家。

张幼仪太过懂事,太过贤惠,哪怕是孩子去世,也未曾怨过徐志摩。

其实,张幼仪是徐志摩要找的新时代女性。

她从小未裹脚,在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只是后来嫁进徐家,时间不允许才不得已中断学业。

哪怕婚后,侍奉公婆和料理家务她都从未停止过学习,请家庭教师,学习英语,地理,中文,历史等。还喜欢读《新青年》喜欢民主,自由,科学。

可张幼仪再好徐志摩都看不见,倾尽所有换来的也只是嫌弃。

徐志摩从未珍惜过张幼仪,就连孩子的出生,他都感受不到为人父的喜悦;孩子去世,他都感受不到真正伤心。

他关心的只有自己爱情。

也许,苍天看不下去了。

让徐志摩欠张幼仪的债,都在陆小曼身上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徐志摩倾尽所有,也没换来陆小曼珍惜。

徐志摩想要个孩子,他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

直到徐志摩发生不幸,陆小曼才翻然悔悟,只可惜徐志摩再也看不到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0 阅读:47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