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周总理突然得知,一外宾偷摸将我们的国宝,装进自己的包里悄悄带走,碍于情面,大家都不敢捅破真相,随后周总理用了一招,就让国宝失而复得!他的智谋令人叹服!
那是1971年的一个早春,当时远在欧洲的罗马尼亚打算访华,中国自然是备了重重礼数招待贵客,作为头面人物,当时的周恩来总理也不例外,特意来到上海与大家一道期待贵宾的到来。
招待宾客自然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上海那家老字号的衡山俱乐部就从仓库里取出了一套极为珍贵的九龙杯,准备用来敬宾。
提起九龙杯,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却也该对它的名头有些概念,九龙杯可不是等闲之物,它可是从康熙年间就流传下来的国之重器。
当年,御窑厂造办九龙杯的工艺可真是了不起,听说选料珍贵,烧制精细,一旦在里装了酒,杯底就会神奇地浮现出一条龙形图案,龙身盘曲其间,逼真得就像真龙在酒液中游走一般,康熙皇帝便是看重了它这等造诣非凡,所以才御制了两只。
谁知一只随着老皇帝入了陪葬品,另一只在后世就音讯全无,竟然凭空失踪了,不过不久前,还真让人找回了一件与九龙杯有关的旧事,堪称国宝级的存在了。
谁知好景不长,用来敬宾的九龙杯就在宴会过程中出了岔子,原来是罗马尼亚工作小组里有一位成员对九龙杯太着迷了,实在是看得太入神,以至于在不经意间就把它揣进了自己的包里,想带回国去自己欣赏。
这下可就出了大问题,工作人员正发着愁,周总理就知道了这件事,周总理先示询问之后还有什么安排,负责人表示,宴会结束之后会去上海杂技厅观看杂技表演。
周总理一听就笑了起来,总理邀请了罗马尼亚工作小组以及一个越南代表团,一同到上海杂技团观看魔术表演。
杂技场里满满当当都是观众,就连那位偷了九龙杯的外宾也在场,表演一开始,舞台上摆放着三只金光闪闪的九龙杯复制品,接着一位魔术师走上前来,对着其中一只杯子做了一个虚晃,那杯子就神奇地消失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魔术师竟走到了台下,有请那位外宾面前,表示杯子在先生的公文包里,就这样那只珍奇的九龙杯,被轻而易举的取了回来,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大伙儿被这精妙绝伦的魔术戏法给迷住了。
其实啊,方才那一幕根本就不是什么魔术,而是周总理精心安排的局,他提前探明了罗马尼亚工作小组当晚无任何活动安排,于是就找来魔术师,让他借助舞台和魔术把九龙杯从那位外宾手里夺回。
通过这个看似无心的魔术把戏,九龙杯自然而然就回到了中方手中,双方也都没尴尬,两国友谊也无大碍,果然,办事还得讲究智慧和策略。
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却真正体现了外交家的智慧和谋略,毕竟国与国间的关系,可不是儿戏,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无法收拾的乱子,所以历来,外交从业者都需胸怀绵里藏针,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方能保全大局。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远见卓识的外交家的智慧指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才能在那个年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交,九龙杯虽小,却折射出了中国外交界的人文智慧,让人敬佩。
那个年代或许是最为艰难的时期,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却并未止步,反而始终不忘人文关怀,在博弈之中穿针引线,最终赢得了今日的万里长空,这九龙杯一事,不正是国家昌盛、外交成功的一个缩影么?真可谓是诗意地生活在细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