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帝,当她得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有个请袁世凯兵围颐和园计划的时候,搞不清楚光绪帝是参与者、知情者还是主谋,内心深处非常愤恨。因此,清宫内部产生了一场废帝风波。 慈禧太后厉声责问光绪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长这么大要废了自己。光绪帝哭着说只得说自己只是知道他们的计划,绝不敢对亲爸爸下毒手。 “知道而不报告,是祖宗亲还是康有为亲?”慈禧接着反问。这一下子把光绪弄得哑口无言。就这样,光绪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失去了人身自由。慈禧太后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还不如废了光绪,另立一个其他的宗室子弟。很快顽固派大臣都赞成慈禧太后的看法。慈禧太后选中了端郡王载漪之子溥隽,公开册立当时才15岁的溥隽为大阿哥(宫中对太子的称呼)。慈禧太后的这一举动是明显违反祖制的,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乾隆也一直强调后世之君不得公开立储,以免引起皇室内斗。不过,宗室和军机大臣谁也管不了慈禧太后的做法。慈禧太后宣布将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废掉光绪,让溥隽登基。在此事正式开始之前,慈禧太后派亲信荣禄去打探各方面的看法。 荣禄先找到各国驻华公使,询问他们的看法,结果列强基本上都反对废掉光绪帝,他们认为光绪帝比较开明,能接受新鲜事物,换一个皇帝不好打交道。荣禄又询问李鸿章等封疆大吏的看法,他们也反对废掉光绪帝。收集完各方意见后,荣禄汇报给慈禧太后,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废掉光绪帝时机还不成熟,假如强行废立很可能会引起外交纠纷。慈禧太后听了汇报后,也认为暂时不能行动。朝中顽固派刚毅、毓贤等人尽管主张废掉光绪帝,太后没出声,也暂时偃旗息鼓。很快,义和团运动爆发,他们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慈禧太后召开会议,经过讨论,认为义和团可以利用。 慈禧太后发布谕旨,命令清军协助义和团对抗外国使馆,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外交人员被杀。很快,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和北京。天津陷落后,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太后吓坏了,召集大臣开会,这时端郡王载漪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尽快当皇帝,伪造了一份八国联军的照会,大概内容是让慈禧归政于光绪。慈禧肺都气炸了,下旨对八国联军宣战。结果可想而知,除了义和团被打败以外,清军也很快被八国联军打得大败。要看北京不保,慈禧太后决定带着光绪西逃,在逃跑前,她下令处死了光绪的宠妃珍妃,北京交给李鸿章和奕诓等人。 逃跑过程中,慈禧也得知了端郡王伪造照会的事,认为自己被耍了,成了冤大头。慈禧太后立即变脸,下令清军调转枪口对准义和团射击,不再打洋人。陆续北京有一些大臣向她报告情况,当她得知八国联军准备追究她的战争责任的时候,感觉心惊肉跳。几次消息传来,只是要求惩办战争罪犯时,慈禧才稍微放下了心。载漪来汇报工作时,慈禧太后厉声责问都是他干的好事,将其革职,然后发配新疆。为了尽快与八国联军议和,慈禧几乎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下令将山西巡抚毓贤斩首,刚毅因为已经病死而免于处罚,溥隽被废去阿哥名号并立即逐出宫去。很快,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一场废帝风波也划上句号。#大清朝的灭亡# #清末皇室悲剧# #清末皇室秘史# #细说清朝# #清代宫廷社会# #探讨清朝的历史#
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帝,当她得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有个请袁世
锦书难托思君愁
2025-04-02 15:2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