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陈济棠怀疑手下余汉谋和桂系有勾结,将其撤职关押。不久后,余汉谋获释,率军击退桂军,但内心却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盘踞在全国各地的军阀们逐渐被北伐的革命军打败,部分军阀头目开始归顺于国民党以求生存。 在这当中,尤其以两广地带的军阀们率先依附起了国民党,粤系的军阀代表陈济棠就是如此。早在国民党起家之时他就和李济深打下了深厚的关系。 1925年陈济棠虽然归顺国民党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的师长,但是此时他对于国民党仍不是特别信任。他也在观察着其他军阀首领的动向,期待有一天还能够做起占山为王的生意。 陈济棠有个极其亲厚的手下叫余汉谋,自从23年跟着他打仗以来也是数次在战场上救了陈济棠因此成为了他的左右手之一。后来陈济棠归顺成了十一师的师长,他自然就是副师长了。 陈济棠这个时候虽然归顺了国民革命军,但是他十分担心自己的嫡系十一师和自己离心,这样自己以后就算东山想要再起哪里来的人呢,于是他便令余汉谋好好管理部队,自己只需要掌握余汉谋就行了。 余汉谋兢兢业业地帮助陈济棠管理部队同时还要去打探其他归顺或者未归顺的军阀消息非常繁忙。看着余汉谋进进出出陈济棠居然有了新的想法,他怀疑余汉谋会不会借着联络其他军阀的机会背叛他。 1929年5月,陈济棠指着一处余汉谋提供的错误情报来指责他是否和桂系的军阀私下做着不正当的生意。此时余汉谋可谓“冤屈”的不得了,他完全是奉命行事怎么陈济棠突然找事呢。 为了敲打余汉谋,陈济棠居然将他撤职并且关押审问起来。虽然陈济棠只是想吓唬敲打一下余汉谋,但是在余汉谋这里这事可就变味了,这分明是陈济棠过河拆桥么。两人间隙的种子就此埋下。 陈济棠当然没想着真的把余汉谋怎么样,一个多月后余汉谋官复原职,但是此刻他心里已经开始了给自己做起了谋划,未来一定要甩开陈济棠自己独立带部队。 到了1936年,继两广福建地区事变后,粤系和桂系军阀决定发动“两广事变”。带起军后,粤系的余汉谋突然倒戈倒向蒋介石,这一下子另“两广事变”完全失败。而陈济棠的部队也因此被瓦解,被逼无奈之下陈济棠只能去香港避难。
抗战时期,朱总司令端坐在桌子前,后面是席地而坐的士兵。这本是一次友好的联谊会议。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