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2024年3月8日,河南矿山集团的崔老板火了!花上千万引入1000多个机器人,本以为是要取代人工岗位,结果谁曾想,员工们却是最后的大赢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机器人的引入往往意味着“裁员”,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似乎让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人力被替代、岗位被剥夺的景象。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家企业引进机器人不仅没有裁员,反而还让员工从高危、高强度的岗位上解放出来,甚至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儿“打破常规”? 这家企业就是河南矿山集团,他们的董事长崔培军就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自动化等于裁员”的迷思。他不仅投入了上千万元引入1000多个机器人,还用一套“三不减”原则保护了员工的权益,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前景的工作环境。 说到崔培军的“三不减”原则,绝对是亮点中的亮点。这三“不减”指的是:岗位不减、薪资不减、发展机会不减。我们看看,很多企业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通常会大幅裁减人员,把员工“踢”到一边。可是,崔培军却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他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不减发展机会。” 那么,事情是怎么进行的呢?当企业引进机器人后,原本从事高温、高危、高强度工作的员工并没有被一脚踢开,反而是被“解放”了。这些员工被转岗到设备操作员或者技术员岗位,依然保持原来的薪水和福利待遇。 最重要的是,这些员工得到了公司提供的带薪培训,学习新技能,比如编程、机器人操作等,这样一来,他们不仅避免了健康的隐患,还能实现职业的“升职加薪”,从普通的工人变成了“技术指挥官”。 举个例子,之前在矿山集团做焊接工的老员工,原本需要在高温和高危环境中工作。引入机器人后,这些员工被重新培训,掌握了新的技术,转型成了技术支持人员。这样,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在工作环境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需要忍受高温的炙烤,而是进入了恒温空调房工作,工作强度也大大降低。 除了“三不减”原则,河南矿山集团还通过一系列高额福利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在2024年决定拿出1亿元(而且集团当年的净利润才2.6亿)发年终奖。销售岗位的员工甚至可以拿到最高500万的奖金!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试问哪个员工不希望在年底时,能够收到这样一份大红包呢? 不仅如此,矿山集团还设有节日慰问金、父母免费旅游、农忙带薪假和补贴、雨雪天弹性考勤等一系列福利待遇。这些福利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员工本身的需要,还体现了对员工家庭的关怀。例如,在“三八节”时,公司会给女员工送上800元的红包和鲜花,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无疑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崔培军的这套“人机协同”模式,真正做到了制造业升级与员工价值的兼顾。在传统的制造业观念里,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往往是“取代”员工的利器,工人们可能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但是崔培军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技术应该是提升员工生活质量的工具,而不是让员工沦为工具的工具。 通过引进机器人,河南矿山集团并不是把员工抛在一边,而是帮助他们脱离危险、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技术水平,这让员工的工作更有意义,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通过这种“人机协同”的模式,员工不再是机器的“牺牲品”,而是机器技术的最大受益者。 所以,科技不一定是冷冰冰的工具,正确的管理理念和人文关怀,才是让科技真正为人服务的关键。未来,更多的企业应该向河南矿山集团学习,关注员工的成长与福祉,把“人机协同”做得更好,让技术与人文并行,让创新与关怀同行。
河南,一名男子老家老房子的旁边长着一棵树,男子觉得非常碍事,最后下定决心把它砍掉
【60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