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张国焘的弟弟张国庶终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但在此之前,因为张国焘大叛徒的身份,使得张国庶成为了一桩历史遗案。 张国庶是谁?提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皱眉,甚至压根没听说过。毕竟,他的哥哥张国焘在中共历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负面教材”——早年是中共创始人之一,后来却叛变投敌,成了让人唾弃的大叛徒。可张国庶不一样,他是个实打实的革命者,用短暂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信仰。可惜,因为哥哥的“黑历史”,他背了太久的黑锅,连牺牲的意义都被蒙上了灰。 张国庶生于1906年,湖南浏阳人,比张国焘小9岁。兄弟俩早年的路倒是挺像的,都受过良好教育,也都投身革命。张国焘1921年就加入了中共,是党内元老级人物;张国庶则在1925年左右受到哥哥影响,参加了革命活动。那时候的他才不到20岁,满腔热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可谁也没想到,后来兄弟俩的命运会天差地别。 张国庶的革命生涯不算长,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转入地下斗争,张国庶也没闲着。他在湖南老家一带组织农民运动,搞宣传、拉队伍,虽然没啥惊天动地的战绩,但也算兢兢业业。后来,他到了江西,跟随党的指示搞武装斗争。那会儿正值土地革命高潮,红军跟国民党打得不可开交,张国庶就在这乱世中当了个小角色——具体职务不详,但多半是基层干部,干的都是跑腿、联络的活儿。 1930年左右,张国庶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当时才24岁。怎么死的?史料里没细说,有的说是被国民党抓了处决,有的说是战死沙场。反正那年头,革命者的命都像风中残烛,说没就没。他的死本来不算稀奇,毕竟那时候牺牲的年轻人多了去了。可问题出在他哥哥身上——张国焘1938年叛逃国民党,直接把弟弟的遗名给拖进了泥潭。 张国焘叛变那年,张国庶已经死了8年,按理说弟弟的事跟哥哥没啥关系。可那时候的政治风气你也懂,讲的是“连坐”那一套。张国焘投敌后,党内对他恨得牙痒痒,顺带着对他的家人也没好脸色。张国庶的牺牲本来是光荣的,可因为这层关系,硬生生被打上了问号。有人怀疑他是不是也跟哥哥一样有“问题”,还有人干脆懒得查,直接把他划进了“可疑分子”的名单。于是,张国庶的名字就这么被埋进了档案堆,成了没人敢碰的“历史遗案”。 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冤?张国庶死的年纪,正是该拼搏的时候,他没贪生怕死,没临阵脱逃,实实在在为革命出了力。可就因为哥哥是个叛徒,他的功绩愣是没人认,连烈士的称号都拿不到。你说这公平吗?可那年代就这样,政治斗争复杂得很,谁也不敢随便给个“叛徒弟弟”翻案,生怕惹一身腥。 时间一晃就到了新中国成立。1949年以后,国家开始大规模追认烈士,张国庶的事却还是没动静。为什么?一来,张国焘还活着,1950年代跑到香港,后来又去了加拿大,直到1979年才死。这家伙活着一天,他的“叛徒标签”就压在张家头上没人敢动。二来,张国庶的革命事迹太不起眼,死的早,留下的记录少,压根没多少人记得他。档案里那点材料,也早不知道被塞到哪个角落吃灰了。 可张国庶的事,真就这么完了吗?还真不是。到了1980年代,风气变了,国家开始拨乱反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一个个被翻出来。张国庶的案子也终于有了转机。1986年,江西省政府接到一些老同志的反映,说张国庶当年在江西牺牲,是真革命者,跟张国焘的叛变没半毛钱关系。这些老同志多半是当年跟他共事过的,年纪大了,看不得历史亏待好人,就联名写了信,要求给张国庶正名。 这时候,张国焘已经死了7年,政治敏感度没那么高了。加上改革开放后,政策宽松了不少,政府也愿意正视历史。江西省相关部门查了档案,找了证人,虽然材料不多,但总算拼凑出了张国庶的革命经历。1986年11月,省政府正式发文,追认张国庶为革命烈士。这迟来的荣誉,隔了他牺牲整整56年。
未斩名将的吕布,战斗力被高估还是低估?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