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成交额今日跌破万亿关口,创下去年9月牛市启动以来的新低,这一标志性信号与历史

投龙快刀 2025-04-02 19:21:38

市场成交额今日跌破万亿关口,创下去年9月牛市启动以来的新低,这一标志性信号与历史规律高度共振。从量价关系看,当前缩量已进入典型的地量区间,而历史数据显示,此轮牛市中沪深两市成交额低于1.2万亿的七次关键节点,均对应着阶段性底部的形成。例如2024年9月24日的地量(9713亿)直接触发了沪指21.9%的急速反弹,2025年1月13日的9664亿地量次日即迎来80点长阳,这验证了"地量见地价"的底层逻辑——当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意愿降至冰点时,筹码沉淀往往意味着抛压衰竭,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 从资金行为来看,当前地量阶段恰逢季末调仓窗口,机构资金正从前期拥挤的TMT板块向银行、有色等低估值蓝筹转移,这种结构性分化实为市场进入"缩量筑底"期的典型特征。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26日成交额1.15万亿的地量节点,沪指仍坚守在3368点上方,相较于去年9月地量时的2863点,底部呈现显著抬升态势,这暗示着市场中枢在震荡中逐步夯实。主力资金此时完成洗盘后,往往需要等待政策催化或业绩验证的明确信号,正如2024年10月的反弹由央行降息驱动,今年1月的回升则依托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清明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流动性惯常趋紧,维持地量状态符合季节性规律。投资者无需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反而应聚焦两大核心观测指标:一是成交额能否在节后快速回升至1.5万亿的"情绪激活线",二是政策层面能否释放诸如AI产业支持、消费刺激等增量信息。历史经验表明,地量阶段的休整恰似弓弦拉满前的蓄力,去年9月底的地量蛰伏后,市场仅用10个交易日便完成超20%的突破,当前相似的量能特征或预示新一轮行情正在孕育。 地量本质是多空力量的动态平衡点,其有效性需结合市场位置判断。在上升趋势中的缩量(如当前3368点相较去年2863点底部抬升19%)更具积极意义,此时筹码锁定性强于深度调整期的地量。但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地量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真正的趋势反转仍需政策托底、业绩验证、风格切换三要素共振。建议保持战略定力,重点关注两类机会:一是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二是调整充分的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科技主线,静待量能回升后的合力形成。市场的钟摆从不停止,而地量时分恰是校准投资罗盘的最佳时机。

0 阅读:2
投龙快刀

投龙快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