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的四个遗憾: 1.未能“落叶归根” 中国人讲究“归宿”,意思就是客

另子维好故事 2025-04-02 19:48:48

毛主席临终前的四个遗憾: 1.未能“落叶归根” 中国人讲究“归宿”,意思就是客居他乡的人,去世后要回到故乡。毛主席虽然是唯物主义者,但对这些也很敬重。比如1959年毛主席回村里给父母扫墓时就说:我们共产党人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 60年代蒙哥马利访华时,说到毛主席的病情,他说:“我们英国的医学技术很发达,如果您在中国治疗不好,可以去英国,您一定可以长寿。”毛主席对此回复说:“我哪也不去,我就死在中国,要么是韶山,要么是北京。”随后蒙哥马利还追问了一句,说“那您会选择哪里?”毛主席笑着说:“我选韶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临终前对工作人员表达了心愿,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希望回韶山。8月底,在毛主席的病情不容乐观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飞机,准备于9月15日送毛主席回滴水洞疗养,但遗憾的是毛主席并没有等到这一天。 2.台湾没有解放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台湾问题就一直是毛主席的“心病”,原本在1950年毛主席已经和粟裕等人讨论过,解放台湾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抗美援朝爆发后,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志愿军在朝鲜进行了3年的战斗,终于在1953年迎来了重大胜利,战争结束后,解放台湾的事情便再次被提上日程,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开始。1958年,蒋介石又叫嚣要“反攻大陆”,对此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还进入了台湾海峡,对此毛主席立刻命令前线战士炮击金门,还多次撰写《告台湾同胞书》。 1966年以后,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开始,1976年毛主席临终前,曾和华国锋说过自己的“盖棺定论”,说把蒋介石赶到一个海岛上去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想让我早点收回那几个岛。毛主席说的“几个岛”,就是指台、澎、金、马诸岛。 3.想写一本书总结自己 现如今流行的《毛主席传》有很多版本,有中国人写的,还有外国人写的,但并没有毛主席给自己写的传,这也算他老人家的一个遗憾。 1961年毛主席和自己的卫士张仙朋,说过自己有“三大志愿”,第一就是去底层搞研究,搞一年农业,半年商业,第二就是骑着马去长江和黄河沿岸走一走,顺便带一个地质学家去,给自己普及知识。第三就是写一本书,把自己的一生写进去。 其实毛主席说的这“三大志愿”都没有实现,主要是由于当时国内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者是他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即便有机会出来走走,也是要出去视察,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至于写书就更没有时间了。 好在毛主席在战争年代,留下了很多他的文字,比如《论持久战》《矛盾论》等,后来编成了《毛主席选集》,这也是留给后人的巨大宝贵财富。 4.思念爱子毛岸英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了毛主席的遗物,在一个仓库里发现了几件衣服,但明显不是毛主席的衣服。于是联系了其子女,最后确认这是毛岸英的遗物,大家不禁感叹,毛主席一个人度过了多少个睹物思人的不眠之夜。 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毅然投身抗美援朝战场。11月25日美军的3架轰炸机毫无征兆地飞临志愿军指挥部所在地的上空。观察哨敏锐察觉敌机踪迹,瞬间拉响防空警报。正在掩蔽所的毛岸英和战友们迅速作出反应,争分夺秒地跑进附近的防空洞。敌机投下几颗炸弹后暂时飞走,大家本以为危险已过,岂料刚刚撤离的敌机杀了个回马枪,再度飞临并投下罪恶的炸弹。这一次,不幸降临,毛岸英和另一名参谋人员未能躲过劫难,壮烈牺牲。 彭德怀得知噩耗,内心悲痛万分,他强忍着巨大的哀伤,命令人们将毛岸英和那名参谋人员的遗体妥善掩埋。随后,怀着沉重的心情,彭德怀亲自给中央军委发电报,报告了这一令人痛心的消息。 在中南海,机要处处长叶子龙接到彭德怀发来的电报。他深知这份电报内容的重要,不敢贸然直接呈递给毛主席,而是先前往西花厅面见周恩来。周恩来接过电报,双手不禁微微颤抖,一时间,千言万语哽在喉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一个月后,毛主席终于知晓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他手中原本夹着的香烟瞬间掉落地上。毛主席缓缓靠坐在沙发上,陷入了长久地沉默,一言不发。整个房间的空气好似都凝固了,短短几分钟,却让人感觉无比漫长,仿佛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许久,毛主席点燃一支香烟。吸了两口后,他将大半支仍燃着的香烟熄灭在烟灰缸内,用略带沙哑、满含悲痛的声音,发出一声令人心碎的叹息:“唉,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啊!”毛岸英的牺牲,是这个家庭的巨大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伤痛。  

0 阅读:172
另子维好故事

另子维好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