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丈夫刚在前线牺牲,妻子竟然就转身嫁给了丈夫的亲哥哥,而让人不解的是,30年之后,她去祭拜前夫的时候,竟然抱着墓碑嚎啕大哭…… 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2014年春天。 谢玉花站在陵园门口,双手紧握着一束白色的菊花,眼神在无数墓碑中搜寻着。突然,她的身体微微颤抖,步伐加快,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着,直直地走向其中一座墓碑。 "那是他,那就是长献的墓!"谢玉花轻声呢喃,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 三十年了,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她终于站在了丈夫的墓前。墓碑上"王长献烈士之墓"几个字清晰可见,还有他的生卒年月:1963-1984。那一年,他才21岁,风华正茂。 谢玉花扑倒在墓碑前,将脸贴在冰冷的石料上,仿佛那是丈夫的胸膛。她的哭声撕心裂肺,惊动了陵园里其他的祭拜者。 "长献,你睁眼看看,对你的承诺,我做到了!"谢玉花拍打着墓碑,泪水和口水混在一起,"我照顾好了你的父母,照顾好了你的弟弟妹妹,家里的一切都好,你放心吧!" 陪同前来的部队领导和工作人员站在一旁,神情肃穆。他们知道谢玉花的故事——这位女子在丈夫牺牲后嫁给了丈夫的哥哥,三十年如一日照顾着王家老小。但看到谢玉花如此悲恸的样子,他们还是感到震撼。 "你怎么这么傻啊,"谢玉花的声音变得轻柔,仿佛在和墓中人窃窃私语,"你说过要带我去看大海的,你说过要和我白头到老的,可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她的声音逐渐微弱,最后竟然晕倒在墓碑前。工作人员赶紧上前将她扶起,一位女工作人员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大姐,节哀啊。" 等谢玉花稍微平静下来,有记者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姐,这辈子你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谢玉花擦干眼泪,坚定地摇摇头:"长献为国牺牲,我愿意为长献牺牲。"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三十年的坚守与付出。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这是怎么回事?她不是已经嫁给了烈士的哥哥吗?为什么还对烈士如此深情?" 陪同的部队领导解释道:"这位谢大姐的故事很长,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而谢玉花仿佛没有听见周围的声音,她的手轻轻抚摸着墓碑上丈夫的名字,眼神穿越时空,回到了1984年那个命运转折的春天。 那是在1984年春,云南边境战事紧张。 谢玉花的婚礼很简朴,只有几桌酒席,亲朋好友围坐一堂,笑着看新人敬酒。王长献穿着唯一一套像样的衣服,不停地给谢玉花夹菜,眼里满是幸福与珍视。 "玉花,跟我吃苦了。"王长献低声说道。 "什么苦不苦,咱们在一起就好。"谢玉花笑着回应,眼角的笑纹像是春日里绽放的花朵。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幸福只持续了短短三天。 第四天早晨,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上面写着"紧急"二字。王长献拆开一看,脸色立刻变了。 "部队召我回去,情况紧急。"他将信递给谢玉花。 谢玉花读完信,强忍着眼泪,帮丈夫收拾行装:"你放心去,家里有我照顾,等你回来。" 临行前,王长献握着谢玉花的手:"我们家条件不好,父母年迈,大哥有病,二哥去了外地,弟妹还小,都靠你了。" 谢玉花重重地点头:"我会照顾好他们,你只管放心,保护好自己。" 王长献背起行囊,转身离去,谢玉花一直目送他走到村口拐弯处才转身回家。她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三个月后,村里来了穿军装的人,带来了王长献在老山战役中牺牲的消息。谢玉花听到噩耗,瘫坐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泪如雨下。公婆闻讯赶来,一家人抱头痛哭。 那段日子,谢玉花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每天夜里,她都会梦见王长献回来,然后惊醒在泪水中。她甚至想过一死了之,去地下陪伴丈夫。 但一天夜里,谢玉花做了一个梦,梦见王长献站在她面前,对她说:"玉花,好好活下去,帮我照顾好我们的家人。" 谢玉花从梦中惊醒,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突然明朗起来。她擦干眼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她要守护这个家,完成丈夫未竟的使命。 第二天,谢玉花找到公婆,说出了自己的决定:"爹,娘,我想留在王家,嫁给大哥,照顾你们和家里的孩子。" 公婆听后惊讶万分,随即跪在地上向谢玉花磕头:"谢谢你啊,谢谢你救了我们全家!" 从此,谢玉花成了王家的媳妇,挑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公婆身体本就不好,没过两年就相继去世。王长献的弟弟又患上了肝炎,需要一大笔医药费。 为了给小叔子治病,谢玉花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还是不够。她听说县城医院收购血浆,便偷偷去卖血。几次下来,她脸色苍白,走路都有些摇晃,却从没向任何人提起。 家里人后来才知道谢玉花卖血的事,小叔子感动得落泪:"嫂子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弟弟的病终于好了,谢玉花又开始操心他的婚事,四处奔波,终于为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姑娘。婚礼那天,谢玉花忙前忙后,就像是自己儿子结婚一样高兴。
1984年,丈夫刚在前线牺牲,妻子竟然就转身嫁给了丈夫的亲哥哥,而让人不解的是,
浮生若梦醒时
2025-04-02 22:07:07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