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瑜(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的第72代孙。
1919年-1931年 由其父朋友王一亭代开润笔单,开始职业画师生涯。并给画室取名“思撷馆”。1932年-1944年 与张大千、熊松泉合作《醒狮图》。“九·一八”事件后,他以一腔忧国之情挥毫绘制《战袍诗》、《五鼠闹东京》等寓意深长的佳作。受余寄凡之邀在潘天寿创办的新华艺专代课。
1945年 在上海中华文艺书画院任教.在行余书画社任教,与柳渔笙、郑午昌、张聿光、熊松泉、吴青霞9人组织“九九”消寒会,从事新国画研究创作运动,对国画运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进行研究。此时期是他创作盛期,留下不少博古精品。
1954年 为上海佛教书局作《西方三圣图》,此图复制件在全国及东南亚流通至今。和唐云合作《印光法师传》插图。文字传记由沈尹默、邓散木、王福庵等书写。备受佛教界重视。
1955年 支援安徽文化建设,来安徽,创建并执教于安徽艺术学校美术科。
1960年 参加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设计布置工作。
1979年-1983年 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重病期间还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大型花鸟画。是年,当选为安徽省五届人大代表。1984年于合肥病故。
孔小瑜的艺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各点: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画路开阔,表现面广;强记默写,传神以形。他的作品偏向写实,用笔清新雅丽,虽通俗而又能脱俗,具有浓厚的写生特点。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