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冬雨在节目里笑嘻嘻地说:“我姥爷80多岁的时候去世了,我特别高兴,他终于去世了。他去世前一直张着嘴巴想要喝水,但我们全家都不拿水给他喝。”华少听完一脸懵逼。
周冬雨最近在某个综艺节目中提到,她姥爷去世时已经80多岁了,当时她竟然一点也不难过,反而感到异常高兴。
这番看似不孝的言论,让在场的主持人和观众都大吃一惊。一个称职的演员,在亲人离世时竟然开心得像过年一样,这些言论如果传出去,对周冬雨的人设和形象肯定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但事实果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原来,周冬雨的姥爷生前患有晚期胃癌,病痛折磨了他整整10年。因为手术的原因,姥爷不能正常进食和饮水,只能由家人用针头吸起水慢慢喂给他。
后来情况恶化,姥爷神志不清,多次把家人当成陌生人,甚至连自己亲孙女周冬雨也认不出来。每天靠输液维持着基本的生命体征,但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尊严。
周冬雨从小跟着姥爷奶奶长大,感情非常深厚。现在看到姥爷日复一日地受罪,她的心里也跟着揪成一团,早就想为姥爷解脱,但又不忍心说出这个残忍的想法。如果不是主持人突然问起,她也不会脱口而出自己当时的想法。
不仅是周冬雨,在场的其他家庭成员也都在姥爷的病痛中煎熬。每天注射输液、喂饭、换药、清洁,还要照顾一个失忆又暴躁的老人,压力可以想象。
所以,当接到姥爷去世的电话时,每个人心里都瞬间升腾起解脱和欢欣。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喜事,因为家里终于从这场没有尽头的折磨中解放出来了。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娱乐圈还蛮多的。比如演员贾静雯,她也亲手为患癌症的父亲拔掉了氧气管,帮助父亲早日解脱。还有闫学晶,也为重病缠身的父亲做过同样的选择。
相比之下,主持人朱迅当年面对同样的处境时,为了不让父亲带遗憾离世,选择了满足父亲回家的愿望。但结果却是,父亲回到家里没多久就更痛苦地离世了。这也成为了朱迅一生最深的遗憾。
其实,对待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我们都很难在尊严和生命之间做出取舍。短暂延长他们的痛苦是否就是在爱他们,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选择提前解脱,也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和宽慰。
就像周冬雨姥爷的例子,10年的病痛折磨已经超过了老人原本的寿命。能否活得长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否活得有尊严和质量。
选择主动解脱,也许是给自己和家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没法预料到自己最后的境遇,但可以提前给家人一个承诺,不要为了延长衰老的生命而耗费太多精力。
其实,跟老人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很宝贵。周冬雨后来想明白,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平时确实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姥爷奶奶。
如果早些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她一定会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老人家,而不是等到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才后悔莫及。
生老病死是每个家庭都逃不过的课题。面对这些无奈的选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沟通,给予尊重和宽慰,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也许过程会痛苦,但终将化作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