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现在是脸都不要了!为了得到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明抢了,就在3月20

陈志华观世 2025-04-03 12:25:23

欧洲人现在是脸都不要了!为了得到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明抢了,就在3月20号欧盟的官员撂下狠话说,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和中国电池企业,想在欧洲投资,就必须做好技术转账的准备! 最近欧洲政坛上演了一出荒诞剧:一边是欧盟高官挥舞着关税大棒威胁中国车企,另一边却又恬不知耻地要求中企自愿转让核心技术,这种既要当裁判又要抢奖杯的双标做派,把某些欧洲政客的贪婪与短视暴露得淋漓尽致。 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35.3%的反补贴税,本意是想保护本土车企,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中国车企不仅没被打倒,市场份额反而逆势增长到3.9%。 更讽刺的是,欧洲最大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因技术落后濒临破产,反而要依赖宁德时代在西班牙建厂,这种尴尬局面让欧盟慌了神,不得不把黑手伸向技术领域。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公开宣称,中国车企若想在欧洲投资,必须做好技术共享准备。这种赤裸裸的勒索手段,比当年某些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套路还要恶劣,人家好歹是等价交换,欧盟倒好,直接明抢。 欧洲车企的集体焦虑是有原因的,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提炼技术、60%的钴资源供应链,石墨负极材料产能占全球90%。 相比之下,欧洲电动车生产成本比中国高40%,大众、奥迪为了降本不得不关闭本土工厂,导致数万工人罢工抗议,这种技术代差让欧洲车企慌了神,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 更可笑的是,欧盟一边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一边又眼红中国的技术优势,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就像一个赌徒输光了钱,却怪赌场规则不公平,还要抢庄家的筹码。 事实上,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建厂,不仅带来资金,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仅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工厂,就为当地提供了20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 欧盟的技术勒索政策在内部也引发了分裂,德国车企巨头如宝马、特斯拉公开反对加征关税,因为他们清楚,中国技术是欧洲电动化转型的关键。 而法国、西班牙等国却打着产业自主的旗号,试图通过技术掠夺来弯道超车,这种窝里斗的局面,让欧盟的对华政策显得极其混乱。 最讽刺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一边访华寻求投资,一边支持对华加征关税;法国外长在要求中国降低白兰地关税的同时,又主张对华强硬,这种既要中国市场又要中国技术的贪婪心态,就像一个渣男既要享受爱情又不想负责任。 面对欧盟的无理要求,中国始终保持理性克制,商务部明确表示,技术转让必须基于市场自愿原则,中国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外国企业转让技术。 中国车企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态度: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已将欧盟告上法院,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稀土资源,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可以调整出口政策。 欧盟的技术勒索政策,本质上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博,它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又损害了中欧经贸合作的基础。 更可笑的是,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解决欧洲车企的根本问题——技术落后,就像一个学生不想努力学习,却想通过作弊来提高成绩,最终只会在谎言中迷失自我。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获取技术的行为,最终都会失败,中国光伏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欧盟当年的双反调查非但没有击垮中国企业,反而倒逼中国实现技术突破,现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欧洲车企若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惨痛的教训。 中欧经贸合作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好事,但某些欧洲政客却非要把它变成零和博弈,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利益,更会让欧洲错失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机遇,奉劝某些人早日收起强盗逻辑,以平等态度与中国对话合作,否则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3
陈志华观世

陈志华观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