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中国捐款1亿并率先到救援缅甸,撤退时却遭当地人持枪索费,不给钱就不放行

住顶楼小邹 2025-04-03 15:01:14

恩将仇报?中国捐款1亿并率先到救援缅甸,撤退时却遭当地人持枪索费,不给钱就不放行,这简直是现实版的东郭先生与狼。 近日,邻邦缅甸遭遇强震,灾情紧迫,牵动人心。灾难发生后,中国展现了高效的邻里互助精神。 云南边境的应急指挥部迅速响应,仅仅三小时内,一支包含医疗人员和工程兵的专业救援队伍便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载着急需药品的中国运输机更是行动神速,比联合国的救援物资早了整整18个小时抵达缅甸震区。 同时,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亿元人民币也已火速到账,其速度甚至超过了缅甸中央银行完成内部灾情响应程序的启动。这份援助是及时雨,行动之快、诚意之足,体现了深厚情谊。 这支率先深入灾区的中国队伍,在圆满完成初步的紧急救援使命后,开始踏上归程。然而,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偏远的山区道路上,等待他们的却并非坦途。 当车队缓缓行驶时,数支冰冷的AK47步枪枪口和一张张稚气未脱却手持武器的面孔,挡住了去路。 这群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身着宽大迷彩服的少年武装人员,用生硬的中文高喊,要求车队缴纳“过路费”,每辆车需支付500美元才能通行。 面对这种状况,随队翻译尝试沟通,并出示了印有红十字标志的官方证件,以证明其人道主义救援身份。 然而对方并不理会,反而将枪口直接对准了车窗玻璃,以示威胁。在枪口之下,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保障全体人员安全,无奈之下医疗队员们只能凑齐了身上携带的所有现金,大约三千元人民币,交给了对方。 付钱之后他们才被允许继续前行,通过了这个临时设立的“关卡”,但谁也无法保证前方的路上是否还会有类似的阻碍。 这次意外遭遇,无意中揭开了当地复杂现实的一角。在缅甸的部分边远地区,特别是民族地方武装力量盘踞的金三角地带,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往往难以深入。 这里的秩序更像是一种“丛林法则”。 就在缅甸政府官员于仰光酒店召开救灾协调会议,努力统筹全国救援力量之时,一些地方武装力量却在暗地里将灾难视为“商机”。 据传闻,有武装组织甚至公开“拍卖”救援通道的通行权,为一段仅十公里道路的安全开出了五万美元的价码。 这种趁火打劫、拿国难当买卖的做法,就连常年在当地从事木材等贸易、见惯风浪的商人都感到震惊和不齿。 这次事件也警醒着人们,即使是出于最纯粹的善意,在进入复杂环境时,也必须对潜在风险有充分认识。 如何在这种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既有效传递援助,又能确保自身安全,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参与国际人道行动者深思的现实问题。 善意之举值得肯定,但直面并妥善应对复杂现实,同样重要。 对此,你们怎么看? 来源:2025-03-29-人民网

0 阅读:0
住顶楼小邹

住顶楼小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