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王耀武对副参谋长柴意新说:“余程万那边缺人,你去常德吧。”常德

国际大碗说 2025-04-03 18:00:08

1943年10月,王耀武对副参谋长柴意新说:“余程万那边缺人,你去常德吧。”常德城破之时,柴意新带领仅存的几十人,向蜂拥而来的上千日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柴意新,原名柴永茂,四川南部人,是王耀武的黄埔三期同学。 1940年,柴意新被派去重庆的“陆大将官班”学习,毕业后调任74军少将副参谋长。柴意新拟定的作战方案,经常能和军长王耀武不谋而合,因此深得信任。 1943年10月,驻守常德的74军57师师长余程外,给王耀武去电,说由于57师在之前的鄂西会战中损失很大,急需一个得力的高级军官,协助他整训部队。 王耀武第一时间想到了柴意新,除了柴意新能力不错外,王耀武还有另外的打算。柴意新是老资格的黄埔三期生,虽有少将军衔,但职务一直上不去,王耀武打算让柴意新去57师当部队长,刷一刷履历,以便于将来好向军委会举荐。 王耀武对柴意新说:“我打算让你去余程万师的169团当团长,军部的职务还给你留着,如果你去了,57师的几个团长,就你一个少将衔,可不要有意见。” 柴意新说:“军长的安排,我完全服从,定不负所托。” 11月18日,日军68师团先头部队五百多人,利用汽艇向涂家湖进犯。57师169 团的两个排警戒部队,且战且退转战30多里,杀伤日军200多人,揭开了常德保卫战的序幕。 面对日军大军压来,余程万连忙部署防御,其中让柴意新的169团在常德城外德山、芷湾一带修筑工事,迟滞日军的进攻。 日军攻打德山的兵力越聚越多,由几百人一直增加到上万人,柴意新以一个团的劣势兵力,死守德山、芷湾一线。 19日,日军以坦克打头阵,又出动飞机轰炸,激战至下午,德山的阵地大部被摧毁,169团伤亡三分之一,柴意新给余程万打电话说:“师长,不应在外围继续死守,应集中兵力固守常德。” 在征得余程万同意后,柴意新率残部撤往芷湾,坚守至25日后,退守常德东门。 11月28日,常德东门城墙被炮火炸开缺口,日军蜂拥而入。柴意新抽出腰间的手枪,大喊:“兄弟们,跟我上,和鬼子拼了。” 一番激战后,攻入城门的日军除少数逃窜外,其余全被击毙。战至11月29日,169团伤亡大半,营、连、排长大部战死,损失最严重的一个连,已换了五个连长。 柴意新将团部文职人员及勤杂人员编入战斗队,说:“只要还有一个人,还剩一口气,都要与敌人继续战斗,大家放心,无论如何,我绝不会踏出常德一步,与你们共生死。” 29日,日军从各处突入常德城内。日军在以往攻城时,一般只要攻入城内,战斗基本宣告结束,日酋横山勇根据之前的作战经验,发出“攻占常德”的报捷电。 但57师官兵并未溃败,而是继续作战,和日军在城内展开残酷的巷战。横山勇气急败坏,下令将大炮调入城内,以抵近平射的方式轰击57师官兵拒守的房屋。 12月1日,日军集结上千人,向169团临时团部所在的亚洲旅社进攻,柴意新率部以手榴弹、刺刀向日军发起反冲锋,杀伤日军数百人。日军没想到柴意新部如此顽强,惊惧之下,放弃了原本打算夜袭的作战计划,转入了休整。 这时的169团,已剩下不到一百人,柴意新给大家打气说:“小鬼子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用刺刀、手榴弹,打败了他们的武士道。” 12月3日凌晨,余程万在一所民房,召集陈嘘云、柴意新、孙进贤等主要军官开会,说:“如今形势危急,就算大家全部战死,也最多再撑一天,我决定让柴团长带着一部分人突围,出去寻找援军。” 陈嘘云说:“打了十几天,援军要能来的话,早就来了。” 余程万说:“能带出去点人,也算是给57师留了种子。” 柴意新说:“师长带队突围,我留下。” 见余程万还要坚持,柴意新说:“师长出去了,57师就还在,要突围就趁现在,不然来不及了。” 凌晨三点多,余程万带着二百多人从西门杀出城外。为了策应余程万的突围,柴意新带着剩下的五十多人,来到华晶玻璃厂,故意闹出动静,吸引日军前来。 大批日军将玻璃厂团团围住,并发起了进攻,但接连几次,都被打退。 黎明时分,柴意新从硝烟中探出头,望着四周黑压压一片的日军,他心中清楚,最后的时刻到了。 柴意新转过身,看着身边还能走得动的二十多个带伤的士兵,说:“就让咱们用最后的力量,向小鬼子发起冲锋,让他们知道57师的厉害。” 柴意新大喊一声“杀敌”,率先冲了出去。二十多个身影紧随其后。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冲锋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疯狂地扫射着。 在决死冲锋的过程中,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跟着柴意新壮烈战死。 重伤倒地的几人,望着围上来的日军,不愿当俘虏受辱,纷纷举枪自杀。 1945年,作家张恨水以常德保卫战为背景的小说《虎贲万岁》问世,张恨水在自序中这样写道: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时间是真时间,地点是真地点。

0 阅读:60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