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夏,慈禧的屁股上长了个疖子,所有太医都看不好,因为老佛爷的屁股谁敢摸呀。李莲英只能到民间找了个郎中过来,那人艺高人胆大,对准慈禧的屁股来了一针,哈哈,竟然好了! 1880年的夏天,北京热得像个大火炉,紫禁城里更是闷得喘不过气。慈禧太后那时候正忙着垂帘听政,每天得在朝堂上坐上好几个小时。屁股老挨着硬邦邦的龙椅,再加上暑气逼人,她的体内积了火气,屁股上不知不觉就长了个火疖子。起初,这玩意儿不大,慈禧想着自己是老佛爷,忍忍就过去了,哪好意思声张啊。毕竟,这种私密地方的毛病,传出去多丢人。 可这火疖子不给面子,越长越大,疼得她坐都坐不稳。有一天,她起身时发现垫子上居然有血迹——火疖子破了,脓血流了出来。这下,慈禧彻底慌了。她悄悄把贴身太监李莲英叫来,想让他想想办法。李莲英一听老佛爷屁股出了问题,吓得腿都软了。他哪敢随便乱出主意,只能小心翼翼建议召太医来看看,还拍胸脯保证不会走漏风声。慈禧没办法,只好点头同意。 太医们来了,听完病情一合计,得出结论:火疖子得开刀放脓才能好。可问题来了,谁敢上手啊?慈禧的屁股,那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龙臀”。太医们一个个心里打鼓,怕治不好丢官,治的时候万一失手,那可是要命的大罪。于是,他们推三阻四,只敢开点清热解毒的药方,说让老佛爷多休息。慈禧一听,气得肺都要炸了。她疼得要死,这些太医却拿不出真本事,这不是成心让她难堪吗? 李莲英一看老佛爷发火,赶紧跪下说自己愿意到宫外找个能人来治。慈禧疼得没辙,只好挥挥手让他快去。这事儿要是再拖下去,她真怕自己这张老脸没地儿搁了。 李莲英跑遍了北京城,最后通过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推荐,找到了一个叫薛福辰的郎中。薛福辰是江苏无锡人,家里好几代都是中医,他从小跟着父亲学医,医术特别扎实,尤其擅长外科。后来他虽然当了官,但医术一直没丢下,在民间名气不小。 李莲英找到他,把慈禧的病情一五一十说了。薛福辰听完,心里也犯嘀咕。火疖子不难治,开刀放脓就行,可这是慈禧的屁股啊,谁敢随便下手?他知道,这活儿要是干不好,轻则砸饭碗,重则掉脑袋。可他转念一想,这也是个机会,要是治好了老佛爷,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薛福辰回家琢磨了好几天,翻遍了医书,也没找到不碰病人就能治火疖子的法子。有一天,他坐下时不小心被母亲做针线活留下的针扎了屁股,疼得他蹦了起来。这一疼倒给了他灵感——能不能用针来解决问题? 第二天,他带着家伙进宫了。他准备了一根特制的医用针,针尖锋利无比,还用烈酒消了毒。他跟李莲英商量,根据慈禧之前坐出血的垫子上的血迹,估算出火疖子的位置。然后,他们把针斜插进一个新坐垫里,调整好角度,确保慈禧坐下时针尖能刺中火疖子,又不会伤到别的地方。这招够绝,既治了病,又不用直接碰老佛爷的贵体。 准备妥当后,李莲英请慈禧到偏殿,说给她换了个新坐垫。慈禧半信半疑,慢慢坐下去。就在她屁股落下的那一刻,针尖刺破了火疖子,脓液顺着针孔流出来。紧接着,宫女们用干净棉布擦掉脓血,再涂上薛福辰配的药膏。整个过程快得不行,慈禧都没怎么反应过来,肿胀感就减轻了不少。 这针下去没几天,慈禧的火疖子就消下去了,屁股不疼了,连疤都没留下。她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把李莲英叫来问是怎么回事。李莲英老实交代,说这是薛福辰想的主意。慈禧一听,对这个民间郎中刮目相看。她赏了薛福辰黄金百两、绸缎几十匹,还给了他“御医”的头衔,允许他以后进宫问诊。这待遇,在当时可是顶级的。 慈禧这次吃了亏,也长了记性。她让太医院把这事儿记下来,叮嘱他们多学点真本事,别老在宫里混日子。她心里清楚,太医们那点水平,关键时候真靠不住。这场病虽然让她丢了点面子,但也让她意识到民间藏着不少能人。 薛福辰靠着这手绝活,一下子出了名。老百姓都夸他胆大心细,医术高明。他没因为赏赐就飘起来,照样踏踏实实给人看病,尤其擅长外科,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晚年,他回了无锡老家,把医术传给后代,给中医留下了点真东西。
1880年夏,慈禧的屁股上长了个疖子,所有太医都看不好,因为老佛爷的屁股谁敢摸呀
历史海大富
2025-04-03 19:19:45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