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北农村走出去的抗日名将——杜聿明稍懂历史的陕北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 故土归葬: 2015年秋日的陕北米脂县,一场特殊的迁葬仪式牵动着世人的目光。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子女杜致廉、杜致勇,将父亲骨灰带回故里,安葬于杜家祖茔。这位历经风云的抗日将领,终于魂归故里,落叶归根。 少年志气: 1904年杜聿明诞生于米脂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杜良奎,系清末举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投身反袁护国运动。在家父的熏陶下,少年时期的杜聿明,思想独立聪慧过人,他12岁步入学堂,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开启了传奇的军旅生涯。 铁血征程: 抗战烽火中,杜聿明参加指挥了很多大小战役,率军屡建奇功。昆仑关战役,他亲临前线与日军鏖战,击毙中村正雄。此后他远征缅甸,虽因盟军战略分歧导致野人山惨败,但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仍令中外侧目。 家国春秋: 发妻曹秀清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在丈夫被俘后独撑危局。携老扶幼迁往台岛,长女杜致礼赴美求学,后与物理学家杨振宁结为连理;长子杜致仁苦读考入哈佛,却因学费无着而英年早逝。蒋介石当局的冷漠,让这位将军遗孀在孤岛尝尽苦头,看不到在台的希望。 暮年重逢: 1963年,经周恩来特批,曹秀清借道美国辗转归陆,与特赦后的杜聿明团聚,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杜聿明更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效力祖国。1981年77岁的杜聿明溘然长逝。 历史回响: 从陕北的黄土高坡到昆仑关的血色焦土,从野人山的瘴雨蛮烟到功德林的青砖灰瓦,杜聿明用半生戎马书写了家国情怀。 他的一生,有光辉时刻,也有人情冷暖,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前辈。
从陕北农村走出去的抗日名将——杜聿明稍懂历史的陕北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 故土归
时光沉淀韵味
2025-04-03 21:45:55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