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刚刚开年,央视官宣一则消息,瞬间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期待。在近日播出的《新闻联播》中,再现福建舰的身影,虽然仅仅只有3秒钟的镜头,却释放了不少关键信息,尤其是三条电磁弹射轨道的布局大有讲究。
福建舰“证件照”曝光
据观察者网报道,福建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一举一动可谓是备受瞩目,在新年第一个工作日,《新闻联播》公布了福建舰的最新画面,由于视角十分讲究,也被网友们称之为福建舰的“证件照”。
央视曝光“福建舰”新照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在多艘拖船的配合下,福建舰正在进行移泊,而且甲板上的施工棚已经被拆除,三条电磁弹射轨道以及各种指示线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些舰上设备还没有安装之外,其他的已经基本完成,这也就意味着福建舰已经进入到了建造尾声。
同时,解放军海军官兵还表示,福建舰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系泊试验,力争早日形成战斗力”。种种迹象表明,距离福建舰海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布局十分讲究。据悉,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有真正的大甲板航母。虽然美国的航母有4条弹射轨道,但实际上只有3条真正有用,另外一条是备用跑道,所以看上去较为紧凑。但福建舰不同,一共有三条弹射轨道,在进行舰载机弹射起飞时全部可以动用。
美国“福特号”航母的四条电磁弹射轨道
这样做一共有两个好处:一来,让布局更为合理,二来,还可以凸显弹射型航母的巨大优势。不得不说,这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航母技术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航母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甲板上有一团黑色痕迹
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在航母甲板上的挡焰板后方有一团黑色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不禁让人联想到反复移动的轮胎所留下的印记。因此有人猜测,一个是前些时候进行的大量配重小红车测试,另一个则是舰载机在甲板上的移动所致,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彰显了中国海军对航母战斗群准备工作的无比重视。
航母甲板上的挡焰板后方一团黑色的痕迹
不仅如此,在福建舰的尾部甲板上,摆放着一架全尺寸模型的折叠机翼舰载机,将这样一个模型置于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显然也是一项重要的测试。目前飞行甲板的设计基本成型,通过摆放模型,中国海军正试图测量和预计将来的舰载机停放能力。充分地表明了中国不仅关注舰载机的数量与布局,更重视舰载机作战能力的优化和飞行甲板的有效管理。
从以上两点来看,中国海军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在筹划未来。他们不单单是在构建一支现代化海军,更是在设计一种能够迅速调整并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灵活而有力的海军力量。
更有意思的是,福建舰真容被曝光后,引起了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美国媒体评论道,这不仅表明福建舰即将开启海试,同时也意味着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离服役又近了一步。
福建舰迈出重要一步
不过,美国媒体有如此的反应并不意外。毕竟与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福特”号相比,福建号的建造速度可谓是相当惊人。据了解,“福特”号从下水到海试就花费了4年时间,2017年服役后, 直到去年才出港执行任务。
那么,同为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为何相比福特号速度进展更快?实际上,电磁弹射的原理和磁悬浮列车极其相似, 它们的动力都是来源于直线电动机,也就是说,通过稳定的输入电流,从而产生电磁场和电磁推力,推动滑块,带动舰载机加速。虽然原理相同,但中国和美国却采用了两个技术路线。美国“福特号”采用的是中压交流电力系统,虽然成本较低,技术简单,但故障率高。所以美方在这过程中,就耗费了较多的时间。
辽宁舰
而“福建舰”采用的是中压直流电力系统,不仅传输稳定,而且能量利用率高,能量爆发值高。所以在技术调试问题上,就节省了不少时间。
另外,军事专家还认为,与前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的建造流程相比,福建舰的建造节奏显得更为高效。过去,航母在下水之后还会经历一个被称为“舾装”的阶段,然而在福建舰的建造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更为紧凑的流程设计。这种改进意味着航母在船坞内的建造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大量系统和装备的安装,这不仅加快了工期,更显示了中国在造舰工艺上的持续进步和创新能力。
另外,前几日,在福建舰附近出现了一艘“保姆船”,这是一种随舰提供技术支援的辅助船,这不仅说明了福建舰的海试将在不久后进行,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国产电磁弹射器技术路线走对了,相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