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叶浅予花光200元请朋友吃饭,气得王人美要离婚。叶浅予果断拒绝,门都

笑对的风雨 2025-04-04 02:05:38

1955年,叶浅予花光200元请朋友吃饭,气得王人美要离婚。叶浅予果断拒绝,门都没有!谁知没过多久,王人美就因这件事提出了离婚。 叶浅予和王人美的婚姻,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岔路口。 两人虽然都经历了多次婚姻,但这段关系一开始,就没有爱情做基础。 对他们来说,婚姻更多是为了相互扶持,解除孤单,而非走入浪漫的爱情故事。 叶浅予,48岁,已经三次结过婚;王人美,41岁,曾与演员金焰结过婚,且离婚已十年。 两人是通过共同的朋友吕恩,介绍认识的,彼此都觉得可以相互依赖,度过剩余的年华。 结婚后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婚礼原本计划简单低调,消息一传开,竟有数十位宾客出席,场面不小。 叶浅予为了答谢这些宾客,在四川饭店宴请了大家,花费近200元。 这笔钱几乎是他所有积蓄的一部分。宴席结束后,叶浅予开玩笑地说自己“破产了”,结果却引发了王人美的不满。 她当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反而半开玩笑地说:“我这里有的,别担心。” 那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消费将成为她,和叶浅予婚姻中的一个导火索。 婚后不久,王人美就开始发觉了,两人之间的经济观念差异。 叶浅予不擅长理财,他将婚礼后的剩余款项,拿来维持日常开销,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紧张。 王人美性格节俭务实,对这种“不拘小节”的态度,感到极度不满,她认为叶浅予缺乏责任感。 两人因为这些琐事发生了争吵,王人美第一次提出了离婚。 她认为他们已经年过四十,日子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早晚会有更大的问题。 而叶浅予则觉得,既然两个人都已经年纪不小,何必像小孩子一样随便就要离婚? 他说:“四十多了,能像小孩子一赌气便散伙吗?” 这场争吵,没有平息婚姻中的裂痕,王人美短短时间内,再次提出了离婚要求。 叶浅予这次显得非常冷静,他坚决拒绝离婚,甚至以理性分析来化解僵局。“你若有‘大女子主义’,怎能感到我有‘大男子主义’?”他反问王人美。 这番话让王人美稍微冷静下来,最终她决定“再试试”,并同意给这段婚姻再一次机会。 婚姻没有因为他们的妥协,而走向更好的局面。 两人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他们最终选择了分居,叶浅予住在中国画研究院,而王人美,则住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宿舍。 两人保持着频繁的往来,但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得像是“走亲戚”式的生活。 每周,叶浅予都会去看王人美,而王人美也常常到画院小住。 这种“分居同居”的生活状态,持续了整整二十多年,王人美甚至戏称:“这亲戚要走到哪一年?”叶浅予的回答更直接:“可能要走到死吧。” 这段婚姻的矛盾不仅是经济问题,性格差异,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人美在她的回忆录中,曾批评叶浅予:“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 她抱怨叶浅予忽视生活细节,比如强迫她下厨待客,却因为面子问题,而加剧了两人的矛盾。 叶浅予则认为这段婚姻,就像是一场“磕磕碰碰”的旅程,两人貌合神离,最终都没有真正幸福。 婚姻没有在矛盾中彻底结束,1986年,王人美因一次摔倒引发脑溢血,开始瘫痪。 叶浅予照顾她直到1987年她去世。 两人常年分居,彼此之间存在着深深的矛盾和不满,叶浅予依然在王人美病床前守护着她。 他回忆说:“躺在病床上,想着这位伴侣,心中黯然。”但他并未参加王人美的葬礼,只是在病房遥祭。 王人美去世后,叶浅予再未再婚,并最终在1995年去世,葬于与王人美的合葬墓地。 这段婚姻的故事,充满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两个人本是为了相互扶持、解除孤独而结合,却因为各种现实的矛盾,最终走向了冷漠。 王人美离世后的叶浅予,似乎在婚姻的末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宁静,但那份“貌合神离”的婚姻,始终没有为他们,带来预期中的安慰和幸福。 参考资料: 《叶浅予与王人美的婚姻故事》

0 阅读:49
笑对的风雨

笑对的风雨

笑对人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