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真相究竟如何?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的说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备战情况来看,乌克兰早在 2011 年就已然着手对俄罗斯战争的筹备工作,经过三年的准备,在 2014 年小试身手,却发现自身实力仍远不及俄罗斯,于是选择与俄罗斯签订协议。《明斯克协定》真的如表面那般和平吗?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指出,这不过是乌克兰的缓兵之计,事实也确实如此,乌克兰借此做好了更充分的备战,欧洲国家也在背后做着相应准备。从这一角度看,乌克兰似乎早有 “蓄谋”,可这与乌克兰民众口中的 “保家卫国” 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乌克兰政客的意图和民众的诉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割裂的。 乌克兰经过八年全方位的备战,在俄罗斯发起特别行动时,已经储备了 2000 枚美制标枪导弹,这一数量远超周边一些国家在同等情况下的军备储备量(如波兰在相似冲突前期军备储备量的 1.5 倍左右)。当俄军用闪电战突袭基辅时,泽连斯基差点就选择连夜逃离,正是西方源源不断的军援才让他得以稳住阵脚,进而塑造出了所谓欧洲各国眼中的 “抗俄英雄” 泽连斯基形象。这 “英雄” 背后,是乌克兰老百姓用生命在捍卫着领土,而乌克兰的政客们却在后方瓜分着援助物资。 据爆料,泽连斯基的亲信们挪用军援在海外购置了大量的房产,赚得盆满钵满。这一现象让人不禁思考,俄乌战争真的只是简单的领土争端吗?其实不然,这更像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一方面,我们看到乌克兰政客们大发战争财,另一方面又要求民众为了所谓的 “国家利益” 去牺牲,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从逻辑上分析,战争的发起者们个个身价不菲,他们真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吗?通过反事实推演,如果没有这些政客的利益纠葛,战争或许不会如此激烈地爆发。再结合田野调查,我们发现乌克兰民众对政客们的行为大多表示不满和愤怒。 俄乌冲突的真相就是,乌克兰长期的备战、西方的介入、政客的腐败以及民众的牺牲交织在一起,而这场战争的后果,最终却是让无辜的老百姓来买单。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今天(4月4日)发文说:“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中国威胁着我们的安
【19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