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花2.38万,给父亲买了一块墓地,使用期是50年,15年后,男子的父亲去世,他去安葬父亲,却惊讶的发现,墓地上竟住着别人,已经住了5年了,墓穴被“一墓二卖”,父亲已经无处安葬,陵园却轻描淡写的说“工作失误”,男子大怒,一纸诉状把陵园告上法庭,索赔35万,法院判决出乎意料。 “一句工作失误就想把事情糊弄过去?我父亲的墓地被占,你们说的倒轻巧,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施先生愤怒的说道。 15年前,他怀着对父亲的敬重与孝心,出资2.38万元为父亲认购了一座使用期为50年的公墓寿墓穴。在他心中,这是为父亲百年之后精心挑选的归宿。 2025年2月,施先生的父亲不幸离世。悲痛之余,他着手办理丧葬事宜,可当他来到那座早已购置好的墓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墓穴里竟住着别人,而且已经住了5年! 施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多年前买下的墓穴,竟遭遇了“一墓二卖”的荒唐事。 陵园方面轻描淡写地称这是“工作失误”,这样的解释让施先生无法接受。自己花费心血和金钱为父亲准备的安息之地,现在却变成了这样,父亲的骨灰竟无处安放。 愤怒与无奈交织,施先生一纸诉状将陵园告上法庭,索赔35万元。他只求能为父亲讨回一个公道,让逝者得以安息。 法庭之上,双方各执一词。施先生情绪激动,言辞间满是对陵园不负责任行为的谴责。他表示,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他和父亲情感上的巨大伤害。而陵园方虽承认工作失误,但对于赔偿金额存在异议。 最终,法院综合双方意见,参考当地同等规格墓穴价格、当地丧葬事宜支出情形等因素,酌定被告赔偿施先生墓穴另行购置费、落葬伙食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8万元。 这一判决结果,既考虑到了施先生实际遭受的损失,也对陵园方的失误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判定。 这起事件,让人们看到了殡葬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墓穴对于生者来说,是对逝者情感的寄托,“一墓二卖”这样的失误,伤害的不仅是家属的权益,更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对此你们怎么看? 信源:鞍山云
上海,一男子花2.38万,给父亲买了一块墓地,使用期是50年,15年后,男子的父
小张的社会
2025-04-05 03:02: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