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口美国的商品为什么感觉少得多。可能还是跟进口产品的定义有关。毕竟老美很多大

洲济捣 2025-04-05 07:50:02

我们进口美国的商品为什么感觉少得多。可能还是跟进口产品的定义有关。毕竟老美很多大型企业都是跨国型企业,很多早早都在国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典型如特斯拉。。特斯拉中国生产的商品,那也不属于进口产品,属于国产。

所以关税反制,理论上对很多在国内有生产基地的企业影响更小一些。

但是关税战之下,会引发民众天然对国外品牌的抵制与抗议,这种情绪使然会对老美的品牌商品造成销量上的影响,从而导致利润上的损失。

老美进口我们的商品多,是因为老美他们那时候很多低端民用生意,对环保生态要求高,所以工厂大多数没法建在老美本土,而这些民生基础物资又是他们必须要用的,衣食住行。这就导致了他们进口中国商品的金额必然是更大的。。

根据胡润报告,70家样本美企2023年在华总营收超3000亿美元(约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其全球总营收的12% 。其中77%的在华生产商品直接供应中国市场 ,企业通过建厂、研发本土化(如苹果扩建上海研究中心)和供应链优化(如特斯拉第二工厂)提升竞争力 。

如果简单的3000*0.77=2310亿美元。。。

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5246.5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636.24亿美元,因此顺差为3610亿美元。

如果把这2310+1636.24=3946.24亿美元,顺差将缩小至5246.56-3946.24=1300.32亿美元。

备注:中国企业在美建厂生产的年营业额可能不到300亿美元。再加上这个数据,顺差实际上才1600.32亿美元。

根据美国对进口产品的定义和贸易政策,国内生产的美企产品不属于进口产品。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进口产品的定义依据原产地

美国对进口产品的判定主要基于原产地原则,即产品是否在美国境外生产并通过海关入境。例如,若某美国品牌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并进口至美国,则属于进口产品;但若同一品牌的产品在美国本土生产,则不属于进口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美国制造”标签有严格规定:只有当产品“全部或几乎全部”在美国生产时,才可标注为“美国制造”。若产品在海外生产(如中国),即使品牌为美国企业所有,仍会被视为进口产品 。

2. 美国政策明确区分国内生产与进口

拜登-哈里斯政府通过《购买美国货法案》强化了国内生产要求,规定联邦项目中使用的钢铁、建筑材料等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 。这意味着即使企业为美国公司,若其产品在海外制造,仍需通过进口流程进入美国市场。

特朗普政府曾将“美国制造”标准提高至55%国内成分(未来计划提至75%),进一步明确原产地的重要性 。

3. 案例佐证

美国企业Williams-Sonoma因将中国生产的床垫标注为“美国制造”被FTC起诉,罚款317万美元。此案例表明,原产地而非品牌归属是判定进口产品的核心 。

类似地,日本久保田北美公司因虚假标注零部件原产地被罚款,同样印证了原产地原则 。

4. 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一致性

美国对进口产品的定义与WTO规则一致,即根据原产地规则而非企业国籍划分。例如,中国法规也规定“原材料进口但在国内加工的产品不属于进口” ,逻辑与美国相同。

总结

美国进口产品仅指原产地在海外并通过海关入境的商品,国内生产的美企产品无论品牌归属均不视为进口。这一判定标准基于原产地原则,并通过法规和案例得以强化

0 阅读:22
洲济捣

洲济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