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顶得住?”3月28日,河南,女子卖出8吨白糖,刚收完钱卡却被冻结了!不料,女子的一句话太扎心!她哽咽着说:“我一包糖才赚2元,人家给我钱,我给人家货,犯啥法了?”网友:我买房子借同学一万,我同学转了就把我卡冻结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胡女士是做白糖批发的,自己一手进货一手卖货,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她说得特别实在:“我一包糖才赚2块钱,真的不多。”这次,她接了一个大单,客户一次性买了8吨白糖,生意谈得挺顺利,对方也是通过银行转账付款,钱到了她账户,她这边就发货了。
整个交易全程在线上进行,对方也没露面。其实现在生意很多都是这么做的,微信聊聊、银行转账,快递一发,交易就完成了。胡女士之前也这样做过几次,从来没出过问题。
结果这次,钱刚收进卡里没几天,她去用钱的时候发现银行卡被冻了,连取都取不出来。她一脸懵:“我又不是骗子,也不是诈骗帮凶,咋说冻结就冻结?”她赶紧打银行电话,对方告诉她,这笔交易被系统认定为“异常交易”,已经上报给相关部门处理,需要她本人去一趟厦门配合调查。
胡女士更是一肚子气:“我一个在河南卖糖的,怎么就和厦门扯上关系了?”银行说,这是对方账户在厦门,涉及某类案件的调查,她得过去一趟才行。不去的话,她的钱可能就一直解不了冻。
听到这里,胡女士差点没哭出来:“我做点小本生意容易吗?我给人家发了货,人家也给我打了钱,我犯啥法了?我又不是倒卖假货,也不是洗钱,我就是卖糖的啊!”她说这句话时眼泪都在眼圈打转。
这事被发到网上后,网友们也炸锅了。有人评论:“我之前买房借了同学一万块钱,同学打钱给我后,银行就冻结了我的卡,说什么‘转账异常’,我差点以为我进诈骗团伙了。”还有人说:“现在真是风声鹤唳,一点风吹草动就冻结账户,咱老百姓哪懂那么多,真是躺着也中枪。”
其实像胡女士这样的情况,现在真的不少见。网络交易越来越多,骗子也越来越猖狂,所以银行风控系统变得越来越敏感。只要金额稍大、收付款双方不熟识、又是线上操作,系统一看就给你判个“高风险”,然后账户就进“小黑屋”了。
但问题是,系统判断归判断,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啊!胡女士这种实打实的货到付款,连合同、物流、进货单据全都有,怎么就被当成“有嫌疑”了?更离谱的是,让一个河南的商贩跑厦门去配合调查,这哪是配合,简直就是折腾人。
胡女士说,她现在不仅拿不到货款,进货的钱也压在里面,下一批货根本没法买。她有点绝望:“一吨糖一吨糖卖,才挣个一两百,我图啥啊?还得被怀疑成违法,谁还敢干这行?”
这事其实也给很多做电商、做线上生意的人提了个醒——现在这年头,合法不等于安全,操作正规不等于资金就能安稳落袋。很多时候不是你违法,是系统怕你可能“涉嫌违法”,先冻你再说。
说到底,技术再智能,风控再严格,也不能没有“人性”。遇到问题,不能光凭一串代码判断对错,而是要看事情本身到底合不合理。像胡女士这样认真做生意的人,不该被当成“风险分子”。
网友也说得好:“防的是坏人,不是老实人。”如果把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当成潜在嫌犯,那这个社会的信任还怎么维持?
胡女士现在一边等调查结果,一边四处借钱维持生意周转。她说:“以后我真得多长个心眼,先搞清楚对方身份、再查账户情况,不然再来一次我真的要崩溃了。”
但话说回来,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普通人,能有多少“识别能力”?她又不是搞金融风控的。如果系统不讲理、流程不透明,那受苦的只能是这些最底层、最辛苦的老百姓。
这事说白了,不只是胡女士的个人遭遇,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技术再先进,底层民生也得有人去看见。否则,那句“这谁顶得住?”可能以后会有更多人说出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