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转发一个老朋友,写的清明节祭文。。。。 ——清明时节,依然在魔都打两份工的他,请不得假,也回不了家乡,只有在一早乘地铁闲时,写文祭拜已逝去的父母。。。。 我是从他的微信复制正文,经其许可,粘贴如下: 惠风和畅,欣欣向荣万物的清明,绽放着春暖花开的序曲。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前后三天的世人对已故的亲人祭祀,故而,雨落清明,寄我哀思! 今晨时节雨又纷纷而至,细雨润物细无声,将尘泥化作芬芳,小径落红成景,任杏花铺就花毯、杨柳堆青处,绿意盎然已深、海棠逢雨时胭脂正浓。 是啊,没有哪个季节,能像春天这般将温柔与绚烂糅合得如此恰到好处,令万物生灵光景里,天地自成诗行。 你看,远山如黛,可寄遥目,流水泠泠堪洗尘心。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眼底尽收浩荡山河。望断行云收暮雨,长叹碧落与黄泉,与其在红尘中争渡,不若一蓑烟雨任平生闲情逸致。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世人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祭祀的日子,给逝去的亲人送钱,这也是中国的民间的远古习俗,也是孝顺儿女悼念亲人的另一种方式。清明拜祭父母烧的是对双亲逝去的思念、是亏欠、是未报的恩,更是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与万分想念之情的深深不舍。 这个时节烧纸祭祀,所有的所有都集聚在那忽明忽暗的火光中。没有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热泪盈眶无语凝噎,是华夏民族风俗传承和延续,也是这个清明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 在这个雨滴菲菲哀伤季,回想起父母在世时为儿女奔命的点点滴滴,如今那些久远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慰籍着世人的心灵痛处。母亲在田地里的辛苦耕作,在灯下日日夜夜的缝缝补补,给兄弟姐妹们日夜操劳成疾…尔今我的耳畔还常响起母亲在苦难的岁月里有这样的一句话,等你长大了,我就可以享福了。。。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只有那一沓纸钱,替代了所有悲伤随风而去,刺痛的是心中永远的痛。每逢清明是追忆远古亲人的仪式,也是情感的归处,记忆里的故人或许是一盏深夜留灯的温暖,是一双布满老茧却紧握不放的巨手,又或是饭桌上永远为你留的那副碗筷,那些来不及穿肠挂肚的话语,以及还未完成的约定,都随着细雨渗入泥土,化作对故人最深的牵念。 他们都虽已远去了,却在记忆里种下永不褪色的温暖。记忆如灯,照亮世人修行的路。清明节的意义不止于思切怀念,重在于传承那些被故人捧在掌心的温柔,教会我如今如何去热爱生活,尊重生命、那些一起走过心风雨,让我们学会在挫折中挺直脊梁,把人世间所有的遗憾化作珍惜,致身边的人、眼前的人,人生永远无常活在当下,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应景寄一缕哀思给已故的亲人。 一城烟雨,一树花开,一抹哀思,一腔情深…几度哽咽泪泣,我实在写不下去了,远在天国的爹娘他们一定知道此时此景儿女们的哀思想念,泪泣是因为有太多的不舍,令人回味无穷的是天国的双亲,再也无法看到他们了,但是他们永生永世的大爱一直存在我们的心头。 故人的笑靥,总在清明时节愈发清晰,那些被岁月揉碎的片段,终化作生命的底色,在某个雨夜泛起清波的涟漪。最后,让我们共同为远去的亲人们点一盏心灯,共愿远去的故人长安,种一株春苗,盼人间众生无恙,享世泰平安!! (时间关系,实在是不够用,也真的太累了偷闲写上几笔…) 一一情深缘满习文于清明晨雨
也转发一个老朋友,写的清明节祭文。。。。 ——清明时节,依然在魔都打两份工的他,
夏菡聊文
2025-04-05 16:10: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