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鲁迅避孕失败,儿子出生了。一直想丁克的他,看到儿子第一眼,忍不住撇嘴

混沌于浮云 2025-04-06 01:14:52

1929年,鲁迅避孕失败,儿子出生了。一直想丁克的他,看到儿子第一眼,忍不住撇嘴说:“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 鲁迅这辈子对生孩子这件事,真的是能躲就躲。他自己说过:“我是不喜欢做父亲的。”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打心底里透着对生育的抵触。为啥呢?先得从他的时代背景说起。那是20世纪初,中国还深陷封建泥潭,人口多、负担重,养孩子不是啥浪漫的事,而是实打实的生存压力。鲁迅眼看着身边穷人养一堆孩子,最后吃不上饭,甚至卖儿卖女,他心里早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生孩子干啥?给自己找罪受吗? 再加上他自己的经历,鲁迅对家庭这件事本来就有点“冷感”。1879年,他跟原配朱安结婚,那是典型的包办婚姻。朱安老实本分,可跟鲁迅完全不是一路人。鲁迅呢,对这段婚姻压根没感情,两人有名无实,连个孩子都没生。这倒不是朱安的问题,而是鲁迅压根不想生。他在文章里说过,孩子生下来不过是“供人笑骂的材料”,这话听着刺耳,可透着他对人生苦难的清醒认识。他觉得,生孩子就是把苦难往下传,何必呢? 还有个更现实的点,鲁迅身体也不算太好。他年轻时肺病缠身,家里经济也不宽裕,生孩子对他来说不光是精神负担,还是经济负担。所以,他早早就给自己立了个flag:丁克到底,不生孩子,省心省力。 可人生这东西吧,计划赶不上变化。1927年,鲁迅跟许广平走到了一起。许广平比鲁迅小20多岁,是个新女性,思想开放,跟鲁迅挺合拍。两人没办结婚手续,但感情是真的好。鲁迅虽然嘴上喊着丁克,但跟许广平在一起后,生活总归多了点“人味儿”。结果呢,1929年10月3日,周海婴出生了。 这孩子咋来的?得说说那时候的避孕技术。20世纪初的中国,避孕手段少得可怜,靠谱的更没几个。鲁迅虽然有文化、有见识,但也没啥高科技法子。据说他们试过“安全期”避孕法,可这玩意儿不靠谱,算错日子就完蛋。还有人猜,鲁迅可能压根没太当回事,毕竟他跟许广平感情好,偶尔“放松警惕”也不是不可能。总之,避孕失败,周海婴就这么“闯”进了鲁迅的生活。 周海婴生下来那天,鲁迅47岁,已经不算年轻了。据许广平回忆,鲁迅看到儿子第一眼,皱着眉头撇了撇嘴,说:“臭小子,怪不得如此可恶。”这话听着挺逗,可细琢磨又有几分深意。“臭小子”是啥意思?可能是嫌这小家伙打破了他的丁克大计,也可能是看到那皱巴巴的小脸,觉得有点“丑”。至于“怪不得如此可恶”,估计是鲁迅自嘲,觉得自己费尽心思避孕,最后还是没逃过这“劫”。 不过,别看鲁迅嘴上嫌弃,他对周海婴其实挺上心。孩子出生后,他亲自取名“海婴”,寓意是大海里的婴儿,希望他以后能有广阔的天地。这名字听着就挺有文化味儿,跟他那句“臭小子”形成反差,挺有意思。 周海婴的到来,算是给鲁迅的生活扔了个大炸弹。他嘴上不乐意,可行动上没含糊。孩子出生没多久,他就忙着张罗奶粉、衣服,还写信跟朋友报喜,说“老来得子”。这态度,跟他之前“坚决不生”的口号比起来,多少有点“真香”的味道。 鲁迅为啥会变?一方面,许广平对他的影响不小。许广平想要孩子的心思,鲁迅不可能完全无视。两人感情好,他多少得让步。另一方面,鲁迅虽然讨厌生育的苦难,但面对自己的孩子,他那颗冷硬的心还是软了。他在给朋友的信里提到过,周海婴出生后,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份责任”。这话听着简单,可透着他对生命态度的微妙转变。 当然,鲁迅也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慈父。他还是那个尖刻的鲁迅,对孩子也没啥腻歪的宠溺。他给周海婴的教育理念挺硬核,强调独立、不娇惯。后来周海婴回忆,鲁迅对他要求挺严,但从不打骂,更多是用道理讲明白。这点跟鲁迅一贯的思想挺一致:他不希望孩子成为“奴才”,而是能自己站得住脚。 说起鲁迅的家庭生活,那真是矛盾一大堆。先说跟朱安的关系,鲁迅虽然没跟她生孩子,但也没离婚。朱安一直守在老家,孤零零过日子。鲁迅对她没感情,可也没亏待她,经济上一直供着。这事在当时挺常见,可搁现在看,总觉得有点别扭。 再看跟许广平这边,表面上甜蜜,可也有摩擦。许广平年轻气盛,鲁迅脾气又倔,两人偶尔也吵架。周海婴出生后,家里多了个小生命,生活更热闹,但也更乱。鲁迅得一边写文章骂世人,一边应付家里鸡毛蒜皮的事,心累肯定是有的。 不过,周海婴的到来,多少让鲁迅的家庭有了点“和解”的味道。他跟许广平的关系因为孩子更紧密了,连带着对生活的态度也柔和了点。鲁迅晚年身体不好,可提起儿子,语气里总有几分欣慰。这“臭小子”,算是他人生最后阶段的一个意外惊喜。

0 阅读:1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