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尴尬的不是GDP总量不如中美,也不是科技比不上中美,而是自己28个国家联手,居然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乌克兰这个男主角上不了桌很正常,本来就是个棋子而已,但凭什么五常之一在内的大势力,也被排除在外了,这不就尴尬了吗? 说白了,欧盟现在的尴尬就像28个大汉凑钱买了张桌子,结果上桌吃饭的却是别人。 俄乌冲突打到第三年,欧盟砸了1340亿欧元援助乌克兰,谈判桌上连个座位都没有。 更离谱的是,法国作为五常之一,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发动机,居然也被晾在一边——这不是笑话,而是地缘政治的残酷现实。 欧洲人总说"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这句话从1957年《罗马条约》喊到现在,连个响屁都没放出来。 1966年"空椅子危机"法国直接掀桌退出谈判,2016年英国脱欧带走六分之一GDP,2022年匈牙利一票否决500亿欧元援乌计划。 这种"民主否决权"制度让欧盟成了国际政坛的"慢动作选手"——别人打完三圈麻将,他们还在讨论要不要洗牌。 欧盟以为自己是棋手,其实不过是美国棋盘上的车马炮。北约框架下,欧洲83%的战略空运、95%的情报侦察依赖美国。俄乌冲突后,德国被迫买35架F-35战机,法国"阵风"引擎要看美国脸色。 更绝的是,欧盟对俄制裁清单要先过美国商务部"政审",连俄罗斯的猫都要制裁,却不敢碰美国页岩油一根汗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天天在欧盟总部哭穷,要炮弹要导弹要500亿欧元援助。但欧盟28国心里清楚:这钱砸下去,最后便宜的是美国军工复合体。 军事上更惨:27国军费总和2800亿美元是俄罗斯4倍,但38%主战坦克趴窝,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维修。 最搞笑的是,73亿欧元"欧洲无人机"项目,核心芯片还得从美国买。 当美国在G7峰会大谈"价值观同盟",欧盟只能在角落数钱;当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欧盟连像样提案都拿不出。 28国联合的超级大国,最终活成了国际政坛的气氛组。 但话说回来,欧盟真的甘心当配角吗?法国马克龙天天喊"战略自主",德国朔尔茨悄悄重启军工生产,波兰甚至想当"欧洲的以色列"。如果能跳出"民主否决权"怪圈,或许还有破局可能。不过这需要28国先学会"用一个声音说话"——而这,可能比登天还难。 你觉得欧盟还有救吗?评论区聊聊!
欧盟尴尬的不是GDP总量不如中美,也不是科技比不上中美,而是自己28个国家联手,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06 09:46:22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