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共产党员罗广斌在白公馆所有枪手暂时转到渣滓洞进行屠杀时,与关押在白公

时说历史 2025-04-06 10:42:16

1949年,共产党员罗广斌在白公馆所有枪手暂时转到渣滓洞进行屠杀时,与关押在白公馆的十几名政治犯紧急做看守杨钦典的工作,让他弃暗投明,立功赎罪,在强大的攻心压力下,看守杨钦典打开牢门,使罗广斌等19人虎口脱险、死里逃生。

1949年就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欢度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正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内的革命先烈们却迎来了生与死的考验。国民党反动派把思想坚定的爱国人士和革命先烈全部关在渣滓洞监狱。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段让革命先烈屈服,但是凡是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当中的立场都异常的坚定,态度都非常的明确。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一直坚定自己内心的信仰。随着全国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党最终也失去了耐心,打算杀害渣滓洞当中的所有革命先烈。

当时在国民党的计划当中,不仅要杀了渣子洞内的所有革命先烈,同时一同要杀害的,还有关押在白公馆内部的。不过由于当时的人手问题,决定先从渣滓洞下手,所以当时全部的守卫力量全部调到了渣滓洞,留在白公馆的也只有看守杨钦典。

面对这种危急的形势,罗广斌瞬间意识到了国民党方面可能是打算狗急跳墙杀害所有的人,而且现在国民党肯定已经在对渣滓洞下手了。如果不尽快的自救,那么最终可能就会死在国民党特务的手里。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罗广斌迅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了同在白公馆内部的其他政治犯,十几个人联合起来共同开始对白公馆的看守杨钦典做工作。只要能够做通对方的工作,所有人都能够立即获救,如果做不通工作,那么等待大家的可能都是死亡。

所有人都在给杨钦典分析当前的形势以及劝说他尽快弃暗投明,如果能够悬崖勒马,还能够争取立功表现,如果坚持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等国民党真正败溃的时候,等待杨钦典的也是人民的清算。

面对强大的压力以及众人的劝说,最终杨钦典还是妥协了,打开了监狱的大门让所有人都能够重见天日。当时从白公馆里面跑出来的,一共是19个人。跑出来之后,罗广斌和其他的同志聚在一起进行分析,并且给党中央写了一封长信。

他们在分析之后得出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党内干部成员的腐化问题,重庆的形势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恶劣,重庆的斗争之所以会失败和当时领导干部的腐败有脱不开的关系。

当时的市委书记和副书记分别是刘国定和冉益智,两个人对于形势估计的太过乐观,甚至认为三个月就可以革命成功。要知道当时重庆可是敌人的大本营。在发展革命力量的时候,根本不做任何的筛选,盲目发展。

即使下面基层的同志意识到了不对劲,提出了提醒,但是两人也是直接进行批评。当时的上海党委曾经发出过提醒,委婉的表示,希望领导干部能够加强学习,但是两个人却不在乎,更是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学习,学习都是让下面人学的。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就是当时有些领导干部往往抱着下乡镀金的想法去下面工作,一旦有任何的变故,就会立即叛变,这种人就是革命的蛀虫,出什么问题没有任何的责任心,导致很多次任务失败。

当时罗广斌和其他人写的报告名字是《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个报告现在对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有惊醒作用。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