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为了阻止美军登陆日本本土,日军制造了大量自杀性武器,包括樱花炸弹、回天

星空评过去 2025-04-06 11:06:18

二战末期,为了阻止美军登陆日本本土,日军制造了大量自杀性武器,包括樱花炸弹、回天鱼雷、震洋艇等。这其中,日本陆军航空队也研制了一款专门用于自杀特攻的战机,Ki-115剑。 1945年1月20日,该特攻机的研发任务交给了中岛飞机公司,由设计师青木邦宏负责,要求能够从600米的高空以500千米的时速俯冲,俯冲结束撞击目标时时速达到800千米。3月5日,Ki-115完成设计工作。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极度缺乏资源,Ki-115设计十分简陋。机身直接采用圆形钢管为骨架,用薄钢板做蒙皮,主翼采用单梁构造,用铝合金作为材料,其前缘后掠角为零,而后缘却采用前掠。前起落架主体用几根钢管简单的焊接而成,连避震装置都没有安装,后部连尾轮都没装而采用滑橇取代,这一方面是考虑节省战略物资橡胶,另一方面也证明这就是自杀式特攻机,起飞后就不用考虑降落。 在动力方面,其采用最大功率达到1130马力的Ha-115发动机,使得速度能勉强达到每小时500千米。武器方面,除了机腹有一个可挂载800公斤航空炸弹的半埋式弹仓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武器,而且弹仓没有释放炸弹的装置——这明显就是奔着载弹撞击的目的去的。Ki-115座舱采用开放式,舱内飞行员操纵的仪器仪表也是极其简陋。 由于Ki-115整体设计过于简陋,导致操作很难以控制,在最初的试飞中就出现过多次事故,当时日本残留的菜鸟飞行员甚至连起飞都做不到。无奈之下,Ki-115被迫返厂优化,这回安上了起落架的避震装置和后缘襟翼,还安装了4具火箭助推装置。这些改进都还没有完全测试,Ki-115就因为战局紧张被迫于6月在中岛飞机公司太田和岩手工厂的匆匆开始量产。 虽然此时美军轰炸机已经开始大范围轰炸日本,但Ki-115过于简陋,大量生产还是比较容易的,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两地的兵工厂总共生产了104架Ki-115,其全长8.5米,翼展宽8.6米,高度3.3米,空重1640千克。日本甚至计划月产8000架Ki-115,等到美军舰队靠近日本本土时,以大量的Ki-115发起自杀式特攻,大量摧毁美舰队,从而给美军造成重创。 不过,随着广岛和长崎上空的升起蘑菇云,战争很快就结束了,美军大规模登陆日本本土的战略设想没有实现,Ki-115特攻机自然也就没了用武之地。战后,美军本打算对Ki-115进行研究,可极致的简陋让美军感到震惊,一点研究价值都没有。于是,美军将完成生产的100多架Ki-115全部拆毁。目前仅剩3架Ki-115保存在美国华盛顿和亚利桑那州的博物馆中,另外一架在日本的博物馆。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