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工业,也就没有了未来,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炼钢炉,从此再无自主炼钢能力。环保人士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4-06 16:35:07

没了工业,也就没有了未来,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炼钢炉,从此再无自主炼钢能力。环保人士为英国熄灭最后一座炼钢炉欢呼时,却未察觉自己正坐在坍塌的产业链废墟上跳舞。   英国这家钢厂近几年每天亏130万美元,塔塔钢铁公司实在扛不住,关门是没办法的事。   传统炼钢高炉污染大、碳排放高,跟全球减排目标对着干。   国际环保政策一再制裁,英国只能忍痛割爱,把高炉关闭。   英国现在成了G7里唯一不能从零炼钢的国家,钢铁年产量从1970年的2830万吨,跌到2023年的560万吨,全球占比连0.3%都不到。   2800多个工作岗位说没就没,周边的饭馆、物流公司也跟着倒霉,倒了一大批,房价都跌了40%。   英国现在70%的钢材得进口,热轧卷价格半年就涨了45%,捷豹路虎都得从印度进货,成本几何式上涨。   军工、基建用的钢材都得进口,皇家海军的舰艇装甲板都得买别人的。   万一哪天打仗,人家不给供货,英国可就抓瞎了。   技术工人都失业了,配套的焦化、耐火材料这些产业也跟着萎缩。   英国本土废钢都不够,还得从美国进口,价格比中国贵一倍。   环保人士听说高炉关了,都拍手叫好,说是“碳中和的胜利”。   可他们没想想,这胜利背后有多少代价。   欧盟对英国钢厂收碳边境税,每吨钢多缴50欧元,可中国的绿钢却能免税。   英国关了高炉,进口钢材的碳足迹反而比本土生产高3倍,这环保政策到底是帮了谁?   为了省点儿环保钱,把国家战略安全都搭进去了。   以后英国造坦克、造军舰的钢板,都得看人家脸色。   跟英国一比,德国和日本就聪明多了。   德国搞氢冶金技术,日本留着高炉和电炉一起用,这样既环保又不丢工业能力。   中国现在粗钢产量占全球一半多,英国却从工业老大变成了钢铁“乞丐”,得靠中国、印度这些国家供货。 1840年英国用舰炮打开中国国门,现在中国给英国造高铁钢轨。这产业实力的大反转,真是让人唏嘘。   有人认为不能炼钢的国家多得去了,不影响人家过好日子,比如新加坡。   所以一旦战争来了,新加坡这种国家就是第一批被端上餐桌的!   战争来了整个欧洲除了俄罗斯都是炮灰,不要用我们文明大国的思想去考虑这些地方得想法。   我们要有完整产业链那是因为我们真的有战略纵深,有战略地理位置,有做中华民族的底气。   欧洲这吊地方这么多国家,他们有民族气节吗,战争来了就投降呗,反正都是老传统手艺人。

0 阅读:78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