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享年66岁。刘备听到消息之后,十分高兴的和众人说到

小博大史 2025-04-07 11:23:52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享年66岁。刘备听到消息之后,十分高兴的和众人说到:曹操已死,我再无忧虑。众人也都上表庆贺,可是谁也想不到,送走了众人,刘备叫过伊籍:你带着文书和丧礼前去吊唁一下曹操,一定要去。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在襄樊之战中大败曹军,即将破城之际,东吴派兵偷袭了荆州,守将麋芳、傅士仁不战而降,关羽很快成了一支孤军。 关羽急忙派遣伊籍等人去往成都驰援,可还没等到刘备的援军,关羽和长子关平,就遭到了吴国将领马忠的埋伏,双双身死。 马忠割下关羽的首级,献给孙权。而孙权,又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 孙权这一招,明显是不想独自承担斩杀关羽的责任,不愿独自承受来自刘备的复仇之火。 曹操当然明白孙权的意思,对诸臣说:“这个小儿,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随后,曹操以诸侯之礼把关羽安葬在了洛阳。 关羽之死,化解了曹魏的襄樊之危,大臣们都劝曹操尽快称帝。曹操却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应该是周文王。”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关羽死后不到一年,一代枭雄曹操就病死在了洛阳。 临终前,曹操留下遗言:“天下尚未安定,葬礼不得遵循古代的礼制。安葬完毕,都要脱掉丧服。 那些率兵驻守卫戍的将领,都不得离开驻守部队。有关的官员各尽职责。入殓时用平时的服装,不要埋藏金玉珍宝。” 曹操病逝的消息,传至成都,刘备大喜过望,召集满朝文武集会庆贺。大家纷纷表示,曹操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刘备也感慨的说:“曹操死了,我统一天下,也再无顾虑。”说完,与众人弹冠相庆。 宴会结束后,刘备私下里找到伊籍,秘密嘱咐道:“你现在就去一趟洛阳。” 伊籍不解的问:“主公,去洛阳作甚?” “吊唁曹操。” 伊籍听完,更为疑惑。 曹操明明是刘备不共戴天的仇敌,刘备上一秒还在与百官庆贺,下一秒竟然要去吊丧。伊籍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严重怀疑刘备是得了精神分裂。 刘备叹了口气:“曹操奸诈异常,贪得无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挟天子令诸侯,引得天怒人怨,我恨不能将其千刀万剐,掘坟鞭尸。” 停顿片刻,又说道:“可云长之仇,不能不报啊。那孙权,黄口小儿,背信弃义,若非他偷袭荆州,云长,云长就不会。” 说着,刘备的脸上已经滑落下了泪珠。 伊籍在旁边十分尴尬,他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刘备擦了擦泪水,理智又占据了性情。继续说道:“当下三足鼎立,我益州实力不算强劲。若发兵东吴,攻打孙权,我担心曹魏会自汉中南下,直取成都。” 话说到这里,伊籍也就明白了刘备的苦衷。 刘备是做好了为关羽复仇的准备,想要全力攻打东吴。可东吴已经与曹魏结盟,如果曹魏在蜀吴交战期间,对巴蜀发动攻势,蜀汉将陷入双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因此,在正式向东吴宣战前,蜀汉必须要稳定好与曹魏的关系,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腹背受敌。 刘备吩咐伊籍:“你与韩冉即刻启程,自永安至上庸,带上我吊唁文书,并向曹丕致以赙赠之礼。” 伊籍与韩冉领命后,不敢耽搁,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日行百里往洛阳进发。 另一面,曹丕听到了刘备派人吊唁的消息。曹丕认为,刘备曾多次辜负父亲曹操的信任,不断地与其作对,还与之争抢汉中,如今刘备假惺惺的来吊丧,实属宵小奸佞。 曹丕立即给荆州刺史夏侯尚写信,让他务必阻拦伊籍和韩冉,一旦两人过境,立刻将其斩杀。 伊籍、韩冉也听说了消息,索性停留在上庸,以观察形势的变化。 不久后,二人闻言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改元黄初,代汉自立。 伊籍与韩冉商议后,认为刘备交付的使命已经作废,随即返回成都,向刘备禀告。 伊籍不但向刘备传递了曹丕自立的消息,还把听到的关于献帝被杀的传闻,告诉了刘备。 刘备痛哭流涕,追谥献帝为孝慜皇帝,并为他举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 随后,刘备在武担山即位,仍然沿袭汉的国号,史称蜀汉。 刘备称帝后,当即发动了对东吴的进攻。遗憾的是,因为此次伐吴过于心急,各方面的准备都不妥当,蜀汉在夷陵大败,刘备退守白帝。 尽管孙权又上表请和,刘备也同意了此事,不过打了一辈子仗的他,已经心力交瘁。最终,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享年63岁。      

0 阅读:62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