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苏联提供的100架飞机一到,刘亚楼意外发现没给副油箱。他只好向苏联求

猫猫背茹茹 2025-04-07 18:16:11

朝鲜战争中,苏联提供的100架飞机一到,刘亚楼意外发现没给副油箱。他只好向苏联求助,但对方却百般推脱,极不情愿。刘亚楼十分苦恼,但他依旧坚定表示:我们自己造!中国人的智慧绝不逊色于苏联人! 高压之下,刚刚焊好的白铁皮油箱接缝处竟然渗出了油珠。沈阳北陵飞机修理厂里,负责测试的技术人员心里顿时一凉。 这意味着他们夜以继日赶工仿制的首批飞机副油箱,没能通过关键的压力测试。这份挫败感,重重压在每个人心头,只因这背后是十万火急的战场需求。 1950年,朝鲜半岛战火正酣,志愿军迫切需要空中力量扭转战局。当大家翘首以盼的苏联援助——那100架战斗机运抵中国时,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却高兴不起来。 飞机是来了,可偏偏少了能极大增加航程和滞空时间的副油箱。 没有它,战斗机就如同被缚住了翅膀,难以在战场上空有效发挥作用。 刘亚楼心急如焚,立刻与苏联方面沟通,希望他们尽快补上。然而对方的态度却含糊不清,找各种理由推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老大哥”式的靠不住,让刘亚楼憋了一肚子火。 这位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指挥员,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他很快做出决断:不能干等着,更不能指望别人施舍,我们自己造!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到了刘亚楼的老战友、时任沈阳北陵飞机修理厂厂长熊焰的手中。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夜,熊焰紧急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摊开了这个硬骨头:参照仅有的苏制旧样品,仿制出合格的飞机副油箱。 大家没有退路,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空白,还有材料匮乏和极其简陋的条件。 技术人员们拿着旧油箱反复测绘、分析,力求精确。选材成了第一道坎,有人提议用马粪纸,结果强度远远不够。 反复试验对比后,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相对容易搞到的白铁皮。 材料定了,工艺是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进行焊接,对焊缝的密封性要求极高,焊工师傅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第一次压力测试的失败。短暂的沮丧过后,不甘心和使命感再次点燃了大家。 技术团队重新围坐一起,仔细分析失败原因,改进焊接技术和结构设计。经过又一轮不眠不休的攻关和反复试验,改进后的白铁皮副油箱终于成功通过了所有严苛测试,性能完全达标。 这批“土造”的副油箱,虽然貌不惊人,却为志愿军空军插上了翅膀,让年轻的飞行员们能够飞得更远,更有效地在朝鲜上空执行任务,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增添了重要的空中砝码。 这次经历也再次验证,关键时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中国人总能打破封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澎湃新闻——2023-10-6

0 阅读:171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