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之后,很多普通人原本不可能获知的高级机密被随随便便披露了出来。这些机密包括在克格勃麾下的那支特殊部队——“燕子”。
一、“燕子”的诞生背景
20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美苏冷战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情报成为了双方角逐的重要武器。
克格勃作为苏联的主要情报机构,为了获取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核心情报,精心打造了“燕子”这一特殊群体。
“燕子”的出现,旨在利用女性的魅力和特质,突破目标人物的心理防线,获取通过常规手段难以获得的机密信息 ,在美苏情报战的大棋盘上,她们是克格勃手中的一张特殊王牌。
二、选拔:万里挑一的严苛
克格勃对“燕子”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堪称万里挑一。容貌出众是首要条件,她们必须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美貌,这是吸引目标的第一要素。身材高挑也必不可少,良好的体态能为她们的魅力加分,使其在社交场合更具吸引力。
除了外貌,她们还需机智灵活。在执行任务时,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只有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应变能力,才能巧妙应对,不暴露身份。
愿意为国家作出牺牲的精神也至关重要,因为间谍工作充满危险,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和道德困境,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很难坚持下去。
此外,思想审查是重中之重。克格勃会对报名者进行多方面查核,家庭背景、政治倾向都在审查范围内。家庭背景要确保清白,没有不良记录;政治倾向上,必须对苏联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查核通过后,还有“意志力测验”。应试者会被从家中突然逮捕,送到地下室黑房,强烈的反光灯照射下,不间断的审问、恐吓随之而来,只有意志坚定、心理强大的人才能通过考验。
三、培训:全方位打造致命诱惑
1. 思想教育:入选的女性首先要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克格勃会向她们灌输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要求她们履行公民义务,甘愿为国家献出一切,立志成为合格的性间谍。这种思想教育旨在让她们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使命,为后续的训练和任务执行奠定思想基础。
2. 理论学习:开设生理解剖课和心理学课,帮助她们了解人体结构和心理活动规律。播放科教和色情影片则是为了解除她们的羞耻感,克服心理障碍,使她们能够在执行任务时坦然面对与性相关的场景。
同时,这些课程也让她们掌握必要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目标人物,洞察其心理需求。
3. 技能训练:掌握一门或数门外语是必备技能,这能让她们与不同国家的目标人物顺畅交流,融入当地社会。了解相关外国的生活习惯、民情风俗、社交礼仪也是关键,从饮食偏好到社交禁忌,从礼仪规范到穿着打扮,每一个细节都要牢记于心,这样才能在与目标接触时不露出破绽。
此外,跟踪、搏击、易容、射击以及驾驶等各种应用技能的训练,让她们具备应对各种危险和复杂情况的能力,成为全能型的间谍。
4. 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燕子”培训中最为特殊和残酷的部分。先是每4名学员一组,全部脱光衣服,互相观察、抚摸、戏弄,进行男女混合训练,由有经验的老手进行实际示范表演,以此消除她们的羞耻感和心理障碍。
之后进入实习阶段,先是女性同性嬉戏,然后与男学员配对练习,进行群体活动并当场录像,最后集体讨论,分析、点评,要求她们熟练掌握性技巧,学会对准暗藏的镜头,以便清楚拍摄下全过程及特写镜头的技能,这些技能在日后执行色诱任务、获取把柄时至关重要。
5. 考核:毕业考试内容包括引诱毫无性生活经验的15 - 17岁男少年和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前者要能消除男子的恐惧,后者要能激动起他们的性欲。通过这样的考试,检验她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诱惑不同年龄段男性的技巧,能否在实际任务中成功施展“美人计” 。
四、任务与行动:隐蔽战线的致命武器
“燕子”们执行的任务多种多样,目标人物从政要名流到军事将领,从商界精英到科学大师,无一不在她们的“射程”之内。
她们常常出没于各种社交场合,如高端宴会、学术研讨会、商务活动等,凭借美貌、智慧和魅力,主动接近目标人物。在与目标接触过程中,她们会巧妙施展手段,逐渐赢得目标的信任和好感,进而发展出亲密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会利用各种机会获取情报,或是通过枕边风套取机密,或是偷偷复制文件、窃取重要信息。一旦任务完成,她们便会悄然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例如,在冷战时期,克格勃曾针对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策划了一系列行动。“燕子”们化身国家大剧院的芭蕾舞演员,凭借自身美貌成功接近美国外交官,经过长时间的周旋,最终查清了美国大使馆顶楼是情报关键所在,并在那里安装了窃听器,成功破坏了美国的一次间谍行动。
还有科涅库娃色诱爱因斯坦的事件,她凭借自身魅力和智慧,成功接近爱因斯坦,利用两人的关系获取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相关情报,为苏联在核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