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名医孙一奎应朋友邀请逛红楼,请了殊可人意的李姑娘相陪。姑娘偶有咳嗽,朋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08 09:44:19

万历年间,名医孙一奎应朋友邀请逛红楼,请了殊可人意的李姑娘相陪。姑娘偶有咳嗽,朋友请孙一奎为她诊脉,谁知,孙一奎诊完脉,却断定这姑娘活不过来年开春2月。 1522年,嘉靖登基了,而这时在安徽休宁孙家降生了一个男孩,他父亲为他取名孙一奎。 孙一奎的前半生,全是生活在嘉靖时代,不可不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最开始在父亲的坚持下,孙一奎还是在考中功名的路径上前行,而且他特别聪慧,不但过目不忘,而且理解能力超强,教过他的老师都称他为“奇才”。 然而等他稍稍长大,看到老爹一生苦读四书五经,然而却屡试不中。 不但心情苦闷,而且由于日夜苦读诗书,再加上操劳生计,搞得身心俱疲,最后积劳成疾,这让孙一奎对于苦读书考进士一途产生了怀疑和徘徊。 那时崇信道教的嘉靖帝已懒于朝政,只顾着炼丹服药求长生,政务让那些有数的奸臣把持,贫寒之士已经很难有上升的途径,这让孙一奎愈加淡化考学的念头。 后来为了给父亲治病,孙一奎过早地踏入了社会,他极有商业头脑,在安徽和浙江之间贩运物资,以赚取家资。 有一次他运送一船货物去浙江,船行水上,他正在欣赏两岸风光,忽然看到远处有一个人在水里挣扎,他急忙让船家将船驶过去,大家合力将那个人救起。 被救上来的人换上孙一奎送来的干衣服后,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向孙一奎和船家表示感谢,其言谈举止间极有风度。 孙一奎相当的好客,他热情的招待落水者吃了一顿饭,两人在交谈中得知对方是名道士,这在当时可是个时髦的职业。 更加可喜的是这个人精通医术,孙一奎心中一动,说道:“先生,因为家父病重,我已无心功名仕途,正想在医术上有所学,不知先生可否传授?” 道人一听此话,再打量一番孙一奎,爽朗地说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但凡有命,敢有不从。” 孙一奎一听大喜,就此拜道人为师,而道人则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当孙一奎学有所成后,道人才欣慰地告诉他:“文垣,为师今日可以正式告诉你咱们的师承,你的师祖是全国四大名医汪机汪石山。” 孙一奎听后,感到自己更加需要努力修习医术,不但坠了师门的名声。 从此,孙一奎更加用心钻研医学典籍,诸如《灵枢》《素问》《难经》等熟读精学,他还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医术日趋精湛,在当地创下了不小的名气。 然而孙一奎的志向非常远大,他认为世界那大,我得去看看,于是他就四处游历寻找名师,探求医理秘方,足迹遍及江南地区。 如此五年之后,孙一奎医术大进,回乡后开馆行医,成为一代名家。 孙一奎极为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而且手法极为奇特,他曾为一名前列腺患者治病,这位患者多年受疾病困扰,这年冬天求访孙一奎医治。 孙一奎把脉后,微微一笑:“不妨事,明年春天来寻我,保你无事。” 患者虽然心中不解,但是也不好多问,于是耐心地过了一冬,春天的时候再来找孙一奎问诊,孙一奎这次没有推脱,只用了一剂药就治好了患者,患者惊呼:“您真是当代神医。” 孙一奎却微微一笑:“此病治愈需要借助天时,春天主生发,药石才可发挥全部效果。” 由于医人无数,孙一奎结交了许多朋友,有时大家会聚在一起,聊天玩乐。 万历年间,孙一奎已经年过五十,但是身体非常强健。一天有位朋友组局,邀他一起逛一逛红楼,特意给孙一奎安排了红楼的头牌李姑娘来陪她。 这位李姑娘不但属于肤白貌美大长腿,而且十分亲切可人,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正当人们相谈正欢时,李姑娘却不时的咳嗽几下。 朋友这时眼睛一亮,就对李姑娘说:“姑娘,你陪伴的这位先生,是咱们远近闻名的名医孙先生,你如果有病,可以请他诊治一下。” 李姑娘一听,也是心头一喜,急忙伸出纤纤玉手:“那就有劳孙先生了。” 孙一奎也没有推辞,就探出手指为李姑娘诊脉,之后还看了一下李姑娘的舌苔,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微一沉吟说道:“你这个病需要多休息,然后进行好的饮食调整,明年春天再看看情况。” 很快孙一奎和朋友就从红楼离开,在回去的路上孙一奎对朋友说道:“这位李姑娘病情很重,已不是药石所能够治疗,她最多活不过明年二月。” 朋友听后,为这位姣美的李姑娘感到惋惜,果然在第二年开春不久,朋友就来告诉孙一奎,李姑娘已经驾鹤西游了,两人相对叹息了一番。 孙一奎医术精湛,著述颇丰,不但医人,而且极善于保养,一直活到97岁才安详的离世。      

0 阅读:49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