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无法无天!”3月24日广州曝出的代孕丑闻,将一名17岁彝族少女的悲惨遭遇推入公众视野——她为50岁男子诞下双胞胎,背后竟藏着令人发指的非法代孕产业链。这场泯灭人性的交易,不仅践踏法律红线,更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推向风口浪尖。
2007年出生的哈马(化名)来自四川金阳深山,贫困如影随形。2019年,14岁的她为分担家计辍学打工,却在懵懂中踏入代孕陷阱。经朋友介绍,她与广州两家医疗公司签订协议,为江西籍男子龙某代孕。令人发指的是,胚胎植入时她尚未成年,整个孕期要承受反复检查与手术折磨,最终在中山某医院诞下双胞胎。
这起由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曝光的案件,揭开代孕黑市冰山一角。据其披露,代孕机构竟按学历明码标价:本科10万、研究生15万,将女性身体异化为待价而沽的商品。龙某支付的90万费用中,涵盖取卵、胚胎培养等全流程,暴露出完整非法产业链。
事件引发多部门雷霆行动。中山市卫健局小榄分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广州卫健委等多地监管部门同步响应。涉事的两家医疗公司已进入监管视野,其经营资质、操作流程正被全面审查。值得关注的是,哈马签约时未满18周岁,涉事公司或涉嫌非法雇佣童工、非法行医等多重违法。
这场悲剧折射出多重社会病灶:偏远地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缺失,代孕黑市对弱势群体的围猎,以及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更令人揪心的是,哈马并非个例——志愿者透露,还有多名未成年少女深陷代孕泥潭,她们在金钱诱惑下出卖身体,却不知自己正被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法律界人士指出,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代孕,涉事公司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但当前代孕黑市呈现网络化、隐蔽化特征,亟需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代孕举报平台。与此同时,加强偏远地区法治宣传,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17岁的哈马本应在校园绽放青春,却沦为代孕机器。这声警钟提醒我们:打击非法代孕不能止于个案查处,更要斩断利益链条,筑牢法律屏障。唯有让监管长出牙齿,让法律彰显威严,才能守护更多少女免遭“子宫剥削”,让每个生命都沐浴在法治与尊严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