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站出来放话了!在我们反制美国的加税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声称,事情并不复杂,中国“威胁”到我们的安全和繁荣。在今天与印太伙伴的会晤中,我们一致认为,这一地区需要摆脱中国“胁迫性”和“不公平”的贸易政策的影响,我们的安全取决于此。 卢比奥在印太伙伴会议上大放厥词,声称中国“威胁”美国安全与繁荣,还污蔑中国的贸易政策是“胁迫性”和“不公平”的。可就在他唾沫横飞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刚刚对全球挥舞起“对等关税”大棒,把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这出“贼喊捉贼”的闹剧,究竟谁在破坏规则?谁在制造动荡?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本质就是一场经济“明抢”。他们宣称要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与对方同等税率的关税,表面上看是“公平”,实则是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这种单边主义行径,直接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美国股市三天内暴跌近6%,道琼斯指数创下近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而这还只是开始:欧盟计划对美国大豆、坚果等产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宣布减少对美投资,巴西、日本等国也纷纷出台反制措施。 美国农业协会警告,农民将因关税损失数十亿美元,玉米、小麦价格已跌至冰点。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高喊“公平贸易”,一边却在关键领域搞双重标准。《芯片与科学法案》向本土企业砸下1100亿美元补贴,《通胀削减法案》则通过绿色补贴构筑“小院高墙”,这种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做法,连世界贸易组织都看不下去了。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直指美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其产业政策“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鲁比奥试图拉拢印太国家对抗中国,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就在他开会的同时,加拿大总理卡尼公开批评美国关税政策“没有逻辑依据”,并表示将与“可靠伙伴”合作实现贸易多样化。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直言“这不是朋友的行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则警告欧盟将因美国关税“加重负担”。即便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以色列,也不得不承诺“尽快消除对美贸易赤字”,以换取特朗普暂缓加税。 这些国家的觉醒,源于美国的吃相太难看。 从逼迫中国公司出售TikTok,到威胁将加拿大变为“第51个州”,再到觊觎盟友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霸权逻辑早已暴露无遗。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怒斥美国“企图吞并格陵兰岛是对主权的攻击”,而特朗普却宣称“丹麦可能无权拥有格陵兰岛”。这种强盗思维,让印太国家看清:跟着美国,只会沦为霸权牺牲品。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南海,中国通过填岛建基地、常态化巡逻,稳稳守住了南大门;在贸易领域,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140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力量。 即便是在特朗普加税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仍逆势增长,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4万亿元人民币,东盟连续六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这种“以合作促发展”的模式,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印度尽管与中国存在边界争议,但仍选择与中国合作建设1754公里的中印高铁,这条连接德里与钦奈的铁路建成后,将使两地通行时间从28小时缩短至6小时。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直言:“中国是菲律宾的朋友,而美国只会制造麻烦。” 美国的霸凌行径,正在重蹈历史覆辙。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最终导致大萧条加剧。如今,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税率甚至超过当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痛批这是“现代史上最严重的经济错误”。 更危险的是,美国正在透支其“信用资产”:欧洲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跌至冰点,超过六成德国人支持对美反制。 反观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当美国在印太地区拼凑“小圈子”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南海行为准则》,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降低关税壁垒,为全球贸易提供“稳定器”。这种格局,与美国的“零和博弈”形成鲜明对比。 鲁比奥的谎言,掩盖不了美国的霸权本质。当美国用关税破坏全球繁荣,用制裁干涉他国内政,用“国家安全”为商业掠夺背书时,世界早已看透:真正的威胁,不是中国的发展,而是美国的霸权思维。 面对这场“规则与霸权”的较量,印太国家会选择与中国合作共赢,还是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这不仅是经济选择,更是历史的抉择。你认为,美国的“印太战略”能得逞吗?
鲁比奥站出来放话了!在我们反制美国的加税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声称,事情并不复杂
清音绕耳旁
2025-04-08 13:0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