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6年,酷吏张汤被诬陷下狱,汉武帝连续派了八批官员前去羞辱他,希望他能够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08 14:26:00

公元前116年,酷吏张汤被诬陷下狱,汉武帝连续派了八批官员前去羞辱他,希望他能够知耻自杀。可张汤一直喊冤,不肯赴死,直到好大哥赵禹受命来到狱中,赵禹叹息道:“皇上的意思难道你还不懂吗?何必如此顽固?” 张汤仰天长叹,很快便谢恩赴死。可在张汤死后,汉武帝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朝廷在抄家的时候,从张汤家里搜出的钱财还不超过五百金,可见张汤为官清廉。 张汤是西汉时期有名的酷吏,也是深得汉武帝信赖与重用的臣子。在得到汉武帝青睐之前,张汤做了很久的小吏,当时他的个人能力就十分突出。 年少时,张汤的父亲就很重视对张汤的教育和培养,因为他是最早看到张汤天赋的人。当年他任长安吏时,张汤年纪还小,有一次他外出出差,回家发现家中的腊肉少了一大块,显然是被老鼠偷吃了。他以看管不严为由将张汤暴揍了一顿,让张汤长长记性。 事实证明,张汤真的把这件事记住了。张汤因为老鼠而挨揍,直接记恨上了老鼠。他偷偷跟着老鼠找到了老鼠洞,随即便用工具将老鼠的洞穴捣毁,抓住了偷腊肉的老鼠,还找到了没吃完的腊肉,可谓是鼠赃并获。 之后他没有打死老鼠泄愤,反而是写好文书,再按照章程来审讯老鼠。等到将事件彻查清楚后,张汤根据手中的证据将老鼠判以极刑,这一幕刚好让父亲看见,险些惊掉父亲的下巴。 父亲快速地走过来,发现张汤是在办案,拿起张汤写下的文书仔细看,发现这文书就像是办案多年的老狱吏所写,父亲惊讶地看着张汤,发现张汤就是天生吃狱吏这碗饭的。 随后父亲便将张汤往狱吏这个方向上培养,张汤学得又快又好。等父亲病逝时,张汤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接任父亲的职位,成了新上任的长安吏。 他又擅长交际,人脉也很广。当年汉武帝的舅舅田胜落难,被困在长安狱中,当时张汤并没有为难田胜,还尽力给田胜帮忙。日后田胜翻身之后被汉武帝封为周阳侯,周阳侯没忘记张汤对自己的恩德,还给张汤引见了不少朝中的大人物。 有了这样的铺垫,张汤的好名声越来越广,汉武帝也对他的办案能力颇为认可。 后来他接连办了两件大案,成功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这一件大案就是牵扯到皇后陈阿娇的巫蛊案。当时陈阿娇娘家的势力已经非常大,眼看着就要酿成祸端,汉武帝急于除掉祸患,却又对陈阿娇还保留着一丝情谊,他的内心所想谁也看不明白。 但张汤站在汉武帝的角度大胆揣测了汉武帝的想法,他在办案时将案件扩大化,将牵连到的人都办了,秉持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但在处理陈阿娇时又稍稍容情,照顾了汉武帝的情绪,让汉武帝格外满意。 后来张汤办理三王谋反案也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他还尽可能地为汉武帝敛财,可谓是一心一意为汉武帝打算。 张汤得宠,官职连连上升,还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将原先宽容的律令改得较为严苛,外加推行了许多新的政策,在此期间,张汤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记恨张汤的人千方百计地找到许多污蔑张汤的证据,在汉武帝面前添油加醋地告状,俗话说三人成虎,汉武帝果然信了他们的话,认为张汤对自己不忠。 他愤怒归愤怒,却不愿意亲自去审判张汤,因为一直以来张汤都是为汉武帝办事,是汉武帝的手脚,如果汉武帝说张汤大错特错了,那就等于他承认是自己做错了。 故而汉武帝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羞辱张汤,本来就不是为了给张汤定罪,而是为了让张汤自认有罪,再羞愧自杀。可张汤不愿意,他深知自己是被冤枉的,不愿意赴死。 直到大哥赵禹奉命前来,张汤才知道汉武帝是放弃自己了。他选择认命,终于决定赴死,但他又很不甘心,所以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言明了是哪些人在污蔑自己。 张汤死后,朝中的官员奉旨到张汤的住处抄家,这一搜才傻了眼,张汤家中什么金银财宝都没有,只有五百金不到,还是过往时汉武帝赏赐下来的。 汉武帝这才深深震惊,他赶忙看了张汤的绝笔信,相信了张汤的冤屈。随后汉武帝杀掉那几个污蔑张汤的人,为张汤报了仇。事后汉武帝为了补偿张汤,便重用了张汤的儿子张安世,也算是福延子孙了。

0 阅读:58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