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本质上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49年以前我国连“铁钉”都需要进口,但

深夜故事篓 2025-04-09 00:10:18

前三十年本质上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49年以前我国连“铁钉”都需要进口,但到了1956年中国就能制造歼五战机和解放牌卡车!只有了解或者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从0到1比从10到11难得太多了。没有前30年基础哪来后40年的厚积薄发。这就是为什么老一辈革命家拼了命也要工业化! 1949年之前不是咱没技术,是买办和官僚资本把工业掐死了,民国时有些厂子还能干点活儿,可外国货一冲进来,再加上国内那些吃里扒外的家伙使绊子,厂子全倒了。 石景山铁厂就是例子,日本人走后,接收的人不干正事儿,解放前还故意毁了高炉。 可解放后呢?是新中国政府派人拿凿子硬抠出凝固的铁,1949年3月炉子又冒烟了,这不就是从零开始的爆点吗? 新中国一成立,满地废墟,可咱没认命,工业化就是从“啥也不会”到“啥都得会”的硬仗。 老一辈为啥那么拼?因为他们知道,没工业就得一直当人家的跟班,所以从1949年起,恢复生产成了头等大事。 到了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了张,苏联援手一拉,工业就起飞了,到1956年,歼五战机和解放牌卡车都出来了,这不是运气,是汗水堆出来的。 那时候的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是个能自己做主的国家了。 为啥能成?因为有了主权,工业有了保护伞,那时候的人也憋着一口气,不是为自己,是为后代不受气。 工业化不光是造东西,更是造自信,造尊严。还有教育,识字率蹭蹭涨,到1976年高得让洋人眼红,没有识字的工人和技术人才,工业就是空话,这就是咱的“根”。 这条路不好走,美苏封锁没少使坏,可咱硬扛下来了。靠解放军守着,靠外交斗智,到1971年重返联合国,这不光是工业的胜仗,更是民族的翻身仗。 工业化还不只是机器,它让普通人有了翻身的机会,工人有技术,农民娃能读书,国家也有了安全感。造得出枪炮飞机,才是立国之本。 现在想想,前三十年的苦不是白受的,没有那时候的底子,哪有今天的高铁航母?可咱是不是忘了点啥?现在的孩子知道手机咋玩,却不知道过去的历史,那一代人留下的不光是厂子,还有不服输的精神。 咱得守住这份家底儿,别让先辈的心血白费,感恩那些拼过命的人,也希望后代明白,这一切咋来的,要珍惜,过去的苦,是为了今天的好。

0 阅读:6
深夜故事篓

深夜故事篓

深夜故事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