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躺在哈尔滨市立医院的病床上。当时小鬼子为了获取到有

熹然说历史 2025-04-09 00:22:49

1936年,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躺在哈尔滨市立医院的病床上。当时小鬼子为了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对她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据对她用刑的小鬼子大野泰治回忆,赵一曼被折磨得体无完肤,身上的伤口很大,尤其是大腿的裤管已经被血灌满,碎骨头散乱在肉里,共有20多块,但依旧不为所动,宁死不降…… 在珠河县的公开处决前,赵一曼被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没有低头,而是一路高唱《红旗歌》,声音穿透街巷,沿途的许多群众禁不住流下了眼泪。1936年8月2日,这位"密林女王"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年仅31岁。 然而,就在半年前,1936年初,生死之间的挣扎对于赵一曼来说才刚刚开始。那时的她躺在哈尔滨市立医院的病床上,大腿上的枪伤让她痛苦不堪。伪滨江省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专程从哈尔滨赶来,对她进行了连续两个多小时的严刑拷打。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赵一曼的大腿裤管已被鲜血浸透,伤口中的碎骨散落在肉里,多达二十多块,但她始终不为所动,一字不吐。 "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给出的回答只是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 这样的坚韧与勇气并非偶然。早在赵一曼还是个小女孩时,四川宜宾白花镇的乡亲们就知道这位"端女儿"非同一般。她曾用柴刀砍断自己的裹脚布,13岁时更是用藿麻赶走上门的媒婆。父亲李鸿绪曾评价她:"端女儿乃刚烈之女也。" 那个曾在田间和男孩子们一起捉鱼、大方分享家中炒胡豆零食的小女孩,终究成长为日军眼中"手持双枪、红装白马的密林女王"。在海伦地区的战斗中,她曾率领仅有两百人的游击队击溃伪自卫团五百余人,并将敌方伪团长击毙。 在哈尔滨市立医院期间,赵一曼尽管身负重伤,仍不忘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她的坚贞不屈和爱国情怀深深感动了这两个普通人。1936年6月28日,他们冒着巨大风险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事先雇好的小汽车,帮助她逃离虎口。 八年前,1928年冬,赵一曼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时,曾经在心中挣扎过:是继续革命,还是陪伴年幼的儿子?在返回上海的途中,她甚至一度狠心想把孩子丢进江里。但当打开舱门,一股冷风袭来,看到儿子冻得直往怀里钻时,她的母爱之心让她无法下手。最终,她选择将一岁零三个月的儿子送到丈夫陈达邦的堂兄家抚养,自己则奔赴抗日前线。 逃亡的希望只维持了短短两天。1936年6月30日,正当赵一曼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追捕的日军赶上了她。这次,命运没有给这位女英雄留下任何余地。 被重新押回哈尔滨后,等待她的是比之前更加残酷的刑讯。日本军警轮番使用鞭打、吊拷、竹筷夹手指脚趾等酷刑,试图从她口中获取抗联的情报。大野泰治亲自主持了对她的审问,他后来回忆说,赵一曼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但面对痛苦,她没有流露出一丝惧色。 日军很快认识到,从赵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怀着报复的心理,他们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妄图以此震慑当地抗日力量。 1936年8月2日这天,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的赵一曼被押上了去珠河的火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陈掖贤,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写下了那封催人泪下的遗书。这封只有160多字的短信,字里行间满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切挂念:"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54年,已经成年的陈掖贤第一次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见到母亲的遗书。他看完后大哭一场,手抄一份留作纪念。回家后,他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赵一曼"三个字,也刻在了心里。整整二十年,他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那位抗日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被押到珠河县后,日军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面对死亡,她毫无畏惧,反而一路高唱《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在珠河小北门外从容就义。 多年后的2005年,赵一曼的孙女陈红跟随电视台摄制组,重走了奶奶从宜宾到东北的足迹。"第一次去沈阳的时候,茫茫大雪,睫毛都结了冰。我就在想,奶奶有肺病,却坚持在天寒地冻中革命。"陈红说,"当时革命的环境是多么艰难,被日本人抓到的时候,大腿中弹,棉裤上又是血又是冰,但直到牺牲她都没有一丝怯懦,受刑前还要来纸笔写下遗书。" 陈红退休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宣传祖母事迹的工作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我们的英雄,都应该被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要加强。"她说,"我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宣传,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熏陶。"

0 阅读:6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