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物理学教授朱士尧放言:中国不可能造出光刻机,美国都造不出来,中国更不可能。 而如今的我们,用实际行动把他狠狠地打脸了。 看现实进展。上海微电子的 28nm DUV 光刻机已经量产,虽说跟 ASML 的 EUV 差着代际,但这玩意儿能生产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芯片,这些领域占全球芯片需求的 70% 以上。 再看技术突破。清华大学的光源方案,已经在《自然》杂志上验证,通过激光操控电子束产生极紫外光,理论上能解决 EUV 光源的核心难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更直接,2025 年 1 月就宣布研发出 13.5nm 波长的 EUV 光源,虽然功率只有 80W(ASML 的是 250W),但这是从 0 到 1 的突破。这些技术路线虽然还没完全成熟,但至少证明中国在光刻机的 “心脏” 部位有了自己的解法。 当年中国造原子弹时,西方断言 “20 年也搞不出来”,结果用了不到 10 年;航天领域被封锁,现在空间站、探月工程照样领跑。 说到底,光刻机不是单一技术的比拼,而是国家战略、工业体系、人才储备的综合较量。 中国在成熟制程上的技术链已经形成,新兴技术如光子芯片、二维晶体管正在另辟蹊径,加上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完全有可能在光刻机领域实现 “换道超车”。 他的观点或许反映了当前的技术差距,但实际上,是低估了中国在复杂系统工程上的攻坚能力。
去年,中国物理学教授朱士尧放言:中国不可能造出光刻机,美国都造不出来,中国更不可
承载盘点
2025-04-09 10:49:4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