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到了柬埔寨、越南会妥协,可万万没想到,印尼会突然宣布,针对美国加征的32%关税,他们不会进行任何报复。这是为什么? 印尼这波操作其实是算透了经济账。表面上看美国加征32%关税,换谁都得跳脚,但印尼人心里清楚,自家纺织业早就被外资“掏空”了。 就像用户说的,那些贴着“印尼制造”标签的服装厂,十有八九是中、日、韩企业开的。 他们把生产线搬到印尼,图的就是这里每小时不到1美元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衣服再转手卖到美国。 这种模式下,美国关税一涨,最先遭殃的不是印尼政府,而是这些外资企业——成本增加后,他们很可能直接撤资,拍拍屁股走人。 印尼全国12%的就业靠纺织业,但这12%的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现实:这个行业根本没有“印尼芯”。从棉花到化纤,从印染到设备,大部分原材料和技术都攥在外国人手里。 就拿中国来说,印尼超过一半的纺织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2024年光中国纺织品进口额就有9183万美元。 要是印尼跟着美国的节奏报复,中国企业断了原材料供应,那些外资工厂立马就得停工。到时候失业率飙升,社会不稳定,印尼政府担待不起这个后果。 更关键的是,印尼在贸易结构上对美国有求于人。美国是印尼纺织品最大出口市场之一,2023年印尼制造业出口1869.8亿美元,其中72%都依赖海外市场。 要是印尼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反手就会限制印尼纺织品进口,这对印尼来说是断了财路。 所以印尼财政部长英卓华赶紧宣布,把从美国进口的钢铁和矿产品关税从5%-10%降到0.5%,还计划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大豆,摆明了是在示好。 另外,印尼也在悄悄布局后手。他们一边申请加入金砖国家,一边推动资源下游加工,想把镍、钴这些矿产从原材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但转型需要时间,短期内纺织业还是经济支柱。要是现在跟美国硬刚,外资一撤,转型资金链就断了。所以印尼选择“以退为进”,先稳住外资和出口市场,再慢慢调整产业结构。 说白了,印尼这招叫“丢卒保车”。他们心里清楚,纺织业的繁荣是外资带来的,一旦报复美国,外资跑了,繁荣也就没了。 与其为了面子伤了里子,不如先低头认怂,保住就业和经济稳定,再想别的办法破局。这种务实态度,恰恰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家人们,大新闻!北约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发言简直是平地惊雷!“美国再
【18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