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找时间复盘了昨晚跟四川女篮的wcba总决赛 G2,感觉这比赛就很奇怪,主要奇怪的点都在四川女篮身上。
其实广东女篮只是基于自身阵容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应有的准备,布置了正确的打法,具体来说就是提速和上线挡拆寻求小打大,靠更快的反击和更果断的进攻寻求胜机。这种打法是典型的“以弱拼强”,但并不是无法破解的,但四川女篮偏偏没有破解,这是我觉得最奇怪的地方。
四川女篮的崩盘是从防守开始的,而且是从第一节就存在。首节的四川女篮摆出坎贝奇+琼斯的双塔阵容,正常来说可以直接碾压广东女篮的内线,毕竟迪拉娜和黄思静都只是4号位,身高体重全面落下风。但四川女篮却非常诡异地收缩防守,过度协防,主要体现在李梦这个点上。我真不知道李梦为什么要往里缩,迪拉娜的内线攻击力已经到了值得包夹的地步吗(P1)?
坎贝奇无语了,直接开始摊手,可能她也不清楚队友为什么要这么防(P2)。首节打到中段,过度协防依旧存在,黄思静轻松找到了无人防守的杨舒予,李梦再想补防已经来不及(P3)。
接下里,坎贝奇的情绪彻底崩了,她在后面的比赛里基本上不防守,很多时候手都不伸一下,直接“吼叫防守”(P4)。这成了四川女篮的死穴,因为她们舍不得坎贝奇的进攻威胁,但又不得不忍受坎贝奇完全蹲在禁区的打法。坎贝奇这么摊手,迪拉娜就不客气了,中距离随便投(P5)。
但四川女篮的防守崩盘也不只在坎贝奇一人身上,王思雨和李梦都有一定的责任,她们并没有给广东女篮外线球员足够的压迫性,积极程度甚至不如王曼曼和高颂,王曼曼登场还抢断了沈怡,助攻高颂完成快攻反击(P6)。按道理来说,四川女篮的阵容厚度远超广东女篮,王思雨和李梦并不需要节省体能。琼斯这场球打得非常卖力,防守时要扑到三分线,进攻时遭遇双人包夹,但李梦看到包夹都没上去接应,甚至往外挪了一步,然后目睹琼斯失误以及科利尔上空篮(P7)。
广东女篮的策略确实是奏效的,她们不断通过上线挡拆制造错位进攻的机会,但我依旧不认为大伤初愈的陈明伶值得双人包夹,四川女篮还是在过度协防(P8)。
看到韩旭直到第三节2分59秒才首次登场(P9),我感觉她、李梦和王思雨真的在身体方面出了什么问题——或许也有别的什么无从知晓的情况——否则无法解释这三巨头的表现这么疲软。第四节9分44秒,李梦居然会在李文霞的防守下摔倒(P10),6分43秒又被科利尔面前摔倒(P12),不可思议,而她在上半场就已经多次无法完成突破终结,那些进攻以往都是以2+1告终的。王思雨在本场比赛存在感很高,但一直作为杨力维的背景板,她无数次吃了广东女篮的掩护,被杨力维一步过(P11),这也是从前不敢想象的。
当一支球队只有1个防守漏洞(坎贝奇)的时候,尚且还可以靠另外四个人的积极补防维持防守强度,但这个漏洞多到2至3个时(王思雨和李梦),偏偏她们还是主力,那就没办法了。打到最后,王思雨甚至不用吃掩护,一个反跑就能被杨力维一步过(P14),这比赛也就失去胜负悬念。坎贝奇末节过半重新登场,还是蹲内线,看着迪拉娜的中投就是一摊手(P13),你哪怕扑一下呢,你稍后能防到三分线的黄思静啊(P15),为什么不防?我只能说这是态度问题。
总体而言,广东女篮足够努力,她们做到了自己现有阵容能做的一切,配得上胜利。广东女篮的(上半场)进攻效率并不算很高,杨舒予等人在上半场浪费了非常多的进攻机会,但架不住速度快+出手多,用出手数弥补了命中率的不足。广东女篮的短轮换对体能消耗非常大,比赛中好几次出现两罚不中,当琼斯或者坎贝奇落到低位,黄思静和迪拉娜会选择直接放弃防守,减少犯规。
四川女篮却看着更像是那支短轮换的球队,她们的疲态非常明显,却不知从何而来。此外,四川女篮的外线进攻也没有给足够的支持,防守端更是不断漏人。整场比赛,四川女篮防守最好的阶段是高颂、金维娜和琼斯在场的时候,全队守一对一,琼斯也能扑到三分线,广东女篮体型小的问题被完全暴露,但这套阵容的维持时间很短。与其说输给广东女篮,不如说四川女篮输给了自己,她们正在打一种非常诡异的篮球。
广东女篮2-0四川女篮wcba助威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