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诚到华为:顺应国家战略的商业抉择

任莉来说事 2025-04-10 15:31:57

在如今的时代浪潮下,李嘉诚售港港口给美国资本大鳄贝莱德的操作,无疑是犯了致命错误,这不仅让长和系市值蒸发了 781 亿港元,商业信誉也面临着彻底崩塌的局面,内地企业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正常商业行为,可在当下,商业决策又怎能不讲政治? 或许有人认为李嘉诚作为纯粹的商人,商业决策以利益为先无可厚非。但要知道,在如今中国,商业行为若脱离家国情怀,必定会四处碰壁。就拿华为被美国疯狂制裁的这几年,非但没有被打倒,反而投入了高达 1797 亿用于研发,这难道仅仅是商业利益驱动?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在发布会上坚定表示绝不示弱,这种硬刚的气势,展现出的是中国企业的骨气。而李嘉诚却在敏感时期,想要将香港港口卖给美国资本,看似是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实则是在与时代背道而驰。 从民心所向的角度来看,现在年轻人即便华为手机价格比苹果贵,也愿意首选华为,大疆无人机在海外的热度甚至超过苹果产品,宁德时代让国产电动车扬威欧洲。这些企业的崛起,让民族自豪感得以升华。可李嘉诚呢,他这一举动就如同在满是爱国氛围的日子里,故意做出不和谐的行为。有人说李嘉诚这是商业布局,是在顺应全球资本流动。这种不顾及民心的商业布局,又怎能成功?数据显示,长和系市值的蒸发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看国家战略层面,如今国家强调双循环,核心技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华为十年投入 1.25 万亿搞研发,大疆将无人机技术做到让美国都要立法禁飞,宁德时代构建起全产业链优势。而李嘉诚,一边收购英国电网,一边又想把香港港口拱手让给美国,看似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资产,实则是在与国家战略相悖。也许有人会说,李嘉诚的商业布局有其长远眼光,可从现实来看,他这种与国家战略不符的行为,已经让他尝到了苦果。 与华为等企业相比,华为是美国人越打压,国内市场越支持。而李嘉诚将自己的商业帝国建立在西方资本的幻想之上,结果被现实无情打脸。华为等企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创新高地转型。那些试图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的行为,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不仅仅是李嘉诚商业上的失败,更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谁要是选错了方向,谁就会被历史所遗忘。我们不能只看到商业利益,更要看到时代的趋势和国家的需求,否则,必将重蹈李嘉诚的覆辙。

0 阅读:39
任莉来说事

任莉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