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官写文痛骂毛泽东,却被毛泽东赞赏:全军转载,奇文共赏

历史的丰碑 2023-12-05 14:56:35

在 1946 年华北战役初期,解放军为避开国民党的锋芒,选择性的避免与傅作义部发生大规模冲突。然而,看着解放军节节败退的模样,傅作义却有些沾沾自喜,他还以为自己此战已经“大获全胜”了。

傅作义为了去炫耀战果,就让手下心腹阎又文起草一封“痛骂”毛主席的公开信。然而,阎又文心里实际上是十分抗拒这个差事的,不过最后他还是出于种种原因他写出来了。

毛主席看着这篇文章,看着看着,突然笑了起来。主席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让《解放日报》全文转载。

阎又文因何不愿意去写“讨伐”毛主席与共产党的文章?最后他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写出这篇文章?毛主席又为什么会在看完以后让《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呢?

阎又文,在1914年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少年时期的他,由于家庭贫困,曾几次面临辍学的命运。

然而,为了能够继续学业,阎又文白天外出打工挣钱以补贴家用,晚上则坚持回到家中学习。在多位老师的帮助下,阎又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考上了山西大学法学院,当时的他年仅19 岁。

1937年,日军大肆侵略华北地区,无数热血青年纷纷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道路。阎又文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在延安时期,阎又文受到了特工训练,他也成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举办的情报侦查干部训练班的一员。

阎又文因在第二期训练班中表现优异,便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中共西北局社会部随后安排他进入国民党西北军马鸿逵部队任职,继续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

在 1938年初,国共合作期间,傅作义派周北峰觐见毛主席,请求委派政工人员去他那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

这种背景下,阎又文接受了老师徐冰的建议,利用自己与傅作义同乡这层身份,以及其他的诸多条件,去往了晋军从事抗日工作。

在这年 9 月,阎又文在傅作义的部队中担任起了政治部主任时,经过中共特派员潘纪文的介绍,他在这一时期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来到傅作义身边后,阎又文因才华出众、文笔的锋锐性,他很快就得到了傅作义的赏识。1939 年春,傅作义提拔阎又文为自己的私人秘书,并兼贯彻社主任,负责抗战的思想宣传与政治动员。

然而,1939 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面对蒋介石的密电傅作义清共,傅作义有些生气,立即回电道:“这些共产党员是我写信求毛泽东,这才请来的,我得安全将人家给送回去,不可以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为了保证向毛主席借来的共产党员的安全,傅作义将这些共产党员“礼送出境”。

后来根据罗青长回忆说:

“当时由于事出紧急,被破坏了的地下党组织也来不及作出更为妥当安排,便与阎又文失去了联系。不过与党失去联系的阎又文却是依然执行着隐蔽战线的十六字方针‘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阎又文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那段日子中,他一直与傅作义形影不离,用心辅助着傅作义,处理着所有的政务与军务。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的相处,阎又文逐步获得了傅作义的信任,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在整个抗战期间,阎又文从未暴露他的身份,他这个高级内线也一直未曾被启用过。

1946 年初,抗日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国民党反动派却已经开始策划内战,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党不得不重视及时获取傅作义部队的军事情报,以便更好地应对局势的变化。在这个关键时刻,阎又文这颗潜伏了 7 年的“冷棋”终于派上了用场,成为了一颗关键的棋子。

组织专门安排了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人员王玉,从延安辗转赶到傅作义部队驻扎的归绥,联系上了阎又文。沉寂多年,终于再次见到同志,阎又文也是激动莫名,口中连连道:“多少年了,我总盼着这一天啊!”

组织专门安排了党内杰出地下工作人员王玉,前去从傅作义部队驻扎的归绥地区,由他联系上了阎又文。沉寂多年,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同志,阎又文变得激动莫名,口中连声道:“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期待着这一天啊!”

在王玉来之前,我党对于阎又文这条线表现的也是格外重视。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上专门叮嘱了两点注意事项:

第一点,要与阎又文建立单线联系,不允许与任何地方组织发生关系。

第二点,要充分掌握阎又文了解和掌握重具有战略性的政治军事情报,了解并且要掌握傅作义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敌区,只有王玉一人知道阎又文的真实身份,即便是在我党的内部,知道阎又文身份的,也仅有直接领导这条线的李克农和罗玉的上级罗青长。此外就只有毛主席、周总理等少数高层领导。这也就导致后来阎又文的后人难以查证父亲的真实身份。

1946年,傅作义让阎又文写公开信“讨伐”毛主席。可是作为傅作义的心腹的阎又文,却是并不愿意干这件事。

让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去写公开信与毛主席作对,这简直是在强人所难。不过阎又文隐藏得实在是太好了,傅作义却是跟没看不出分毫破绽来,这才让他不得不接到这份难题。

阎又文深感压力。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将事件原原本本地向组织作了报告。几经周折,这件事件终于被汇报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

之后阎又文便收到了周总理给出的指示,周总理不仅是让他要写这封公开信,同时还要求他骂得得狠一些。

因为只要他的言辞越是激烈,那就越可以激发出心向正义的军民们的解放热情,也可以让傅作义的狂妄心理更好得到满足。

在得到党组织的指示后,阎又文心里总算是有底了,9 月 20 日,阎又文写下了一篇犀利偏激的文章,直把毛主席和解放军骂落得不像样子

第二天,国民党的《中央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对其大肆赞赏

清楚内情的毛主席乐见其成,随后便让《解放日报》也将这篇文章转载,以供全体军民共赏奇文。

大部分不知其中内情的解放区军民们看完以后果然被气得不行,恨不得立即冲到前线去和国民党打一架,党中央的目的也顺理成章的达成了。

在1948年11 月底,东北野战军迅速完成了对傅作义军队的包围,八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秘密入关,形成对傅作义数十万大军的包围。

此刻,傅作义面临着三条路可以选择:武装反抗、和平谈判或是死守北平。傅作义清楚他的决定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总是无法下定决心。

为了使决策更加有效,傅作义经常与信任的下属进行会谈,以便收集各种建议。在这些谈话中,阎又文成为了傅作义最先找到的人。

此时,阎又文已经接到了中央的指示,希望他能协助北平实现和平解放。因此,阎又文开始谨慎地引导傅作义与共产党展开和谈。

此前,就已经有许多国民党将领起义了,因此阎又文便建议傅作义谈和。也就不算突兀了,他为傅作义介绍的起义政策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实际上,阎又文在傅作义身边的这些年,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向他透露共产党的为国为民的理念。而傅作义也并非是那种冥顽不灵的反动派,所以他也多少都有些松动的迹象。

如今,看着傅作义这边越来越严峻的局面,阎又文感觉到把他引上正确的道路时机越来越成熟。

然而,12 月 17 日傅作义派人出城谈判的结果却并没有合了他的心意,这也让他甚至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谈判的想法。一旁的阎又文心里顿时警铃大作,他清楚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那段时间里傅作义的情绪变得特别低落,特别是他的三十五军在被全歼以后,他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和谈极有可能会失败。

于是阎又文便与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开始轮班守在傅作义身边,一直去开导着他。必须要提到的是,傅作义女儿傅冬菊也是十分支持北平和平解放的,因此他可以和阎又文相互配合。

阎又文每日里都会去认真的观察傅作义的思想动态,同时去想办法尽可能的详实准确的将他的情况汇报给组织。

即便是华北野战军的司令聂荣臻也忍不住赞叹道:

“你们对傅作义的情况了解得如此准确又是如今的及时,这是在战场上也罕见的。”

可以说,也正是这些情报,对解放军进行之后的行动产生了意义重大。到1949年1月5日,傅作义将阎又文叫到了中南海,一同商量起了对策。

在阎又文的引导下,傅作义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他在第二日再次派人出城谈判,这也为之后的北平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

城外的谈判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城里的阎又文则是尽自己全力去收集着北平的布防图。

最后在多方的努力下,北平得成功和平解放,阎又文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因为他地位太过特殊,这也让阎又文的真实身份直至几十年后才被大众所知晓。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阎又文根据上级指示,秉持着对党的忠诚,秘密身份并未公开。后来的他又跟随部队去往了朝鲜战场。在阎又文的日记中,他写道:假如我牺牲了,那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组织可以公开我的党员身份。"

在朝鲜归国后,傅作义点名将阎又文调至了水利部担任起了副局长。尽管被选为政协委员,但阎又文并非党员。在公开阎又文党员身份之前,组织上让阎又文与傅作义再沟通一次。

阎又文向傅作义问道:“党的政策很好,我现在还年轻,想加入共产党,您看怎么样?”

傅作义对此是非常支持的。在1958年的水利部支部大会上,阎又文被宣布成为共产党员,同时当选为支部书记。

在调任到粮食生产局局长后,阎又文对此前自己的潜伏工作始终保密,继续承担着自己分内的工作。

阎又文是多年以来四处奔波、也因此积劳成疾,在1962年9 月25日这天,这,阎又文离开了人世,享年48岁。在临终前,阎又文转向病床前的妻子,留下了此生最后的一句话:“有事情记得找组织。”

关于他真实身份的,也是就此石沉大海,在他说墓碑上面,尽管说是写了他是共产党员,但并未明确注明入党年份。这也是为了防止傅作义这位国民党将领因阎又文的身份而受到刺激。

1974年傅作义离开人世以后,阎又文的身份也从未曾公开过,这也导致没有人知道他是英雄。

当时阎又文的大女儿已经到了入团的年龄,不过却是被学校告知他们家政治历史很复杂,却是没有入团资格,因为当时的阎又文还未去世,他没也有去多做申辩,只是默默承受了这一切。

另外他考入公安学校的二女儿本应该毕业之后去往公安机关报道,可最后还是被调离,一直没有归队。

阎又文的三儿子本应该是从哈军工毕业以后便可以顺利进入国防科工委,可没成想他却是被分到张家口市的一个小工厂,当起了一名维修钳工。

阎又文最小的六女儿 16 岁便进入部队,当兵一年多就因为表现优秀担任代理分队长。在她 18 岁入党提干的时候,却因为父亲“历史不清楚”,无法通过政审。这让她倍感委屈,在当了八年兵之后,便复员回到了家中,开始默默的从普通工人干起。

阎又文的子女们曾经也因为父亲“统战工作者”的身份去找过统战部,可当时他们缺是被告知“不是统战对象,而是共产党员”,在其他部门的档案里面,也一直未曾查到有关阎又文解放前革命工作的内容。

这个秘密也是让阎又文的孩子们受尽了连累,不得不开始为了父亲事情四处奔走,这一找,谁也未曾想到,竟是找了30年。

直到 1993 年的一次公安系统老干部聚会上出现了转机,当日参加聚会的是一些老干部,众人只见面过后,便主要是以怀旧为主要主。原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光人也是在这一次的次聚会上,遇到了他的老同事王玉。

刘光人在北平地下工作时,与阎又文有过接触,但当时并不了解阎又文的真实身份。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的二女儿阎绥兰刚好与刘光人分到同一个单位,阎绥兰刚好还是刘光人的下属。这使得刘光人对阎又文家里的情况十分了解,他知道这些年家里的人处境不太乐观,因为阎又文在建国前的历史谁也无法详细了解到,他子女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不小的阻碍。

在看到王玉后,刘光人和王玉聊起了阎又文家人的情况。而他所不清楚的是,王玉便是阎又文当时地下工作时唯一的联络人。王玉从刘光人口中这才清楚阎又文家人的情况,他不由的发出了一声长叹,“已经 过去40 多年了,阎又文同志应该可以解密了。”

在此之前,刘光人也对阎又文的身份有过猜测,这时候她在王玉的口中得到证实,他也是变得很高兴。当下刘光人便带着阎又文的家人去见了王玉,之后又带着他们去见了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罗青长对阎又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阎又文为隐蔽战线的典范。

有了王玉与罗青长两个人的证明,阎又文的身份便获得了证明,曾经他在隐蔽战线取得的巨大功劳,也随之浮现于水面。为可以解决阎又文子女在单位因他们的父亲身份而遇到的问题,农业部站门向他们所在的各个单位发了一封公函,这也证明了阎又文过去在隐蔽战线作出的贡献。

阎又文的子女们遇到的难题是解决了,不过阎又文的身份,却是只有他们所在的单位才清楚,外界却不了解。

1997年,在一部名为《第二条战线》的电视剧中,阎又文成了剧中的反派,得知此事的罗青长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丹心一片照后人》的文章发表在了《北京日报》上。

在这文章里,罗青长明确地写明了阎又文是他的战友,也是一名隐蔽战线的战士,他将一切都奉献给了党。文章结尾处,罗青长为抒发自己对阎又文同志的敬重,就用了毛主席《咏梅》中的诗句。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4 阅读:8042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