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炮”的感情生活!在民国,傅斯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既有传统士人的铮铮风骨,

看图说史 2025-04-11 08:59:47

傅“大炮”的感情生活!

在民国,傅斯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既有传统士人的铮铮风骨,敢于当面顶撞蒋介石痛斥"新军阀",因此得名“傅大炮”。同时,他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清醒与柔情,能够勇敢的追求爱情,向包办婚姻说不。

1912年,16岁的傅斯年在母亲安排下,与聊城乡绅之女丁蘸萃成婚。新娘虽略通文墨,却与留学欧洲的傅斯年隔着思想的天堑,同时,因长期分居,两人并无感情基础。

“胡适先生曾有一句很妙的形容语,说‘我不是我,我是我爹的儿子’。”

1934年,留学归来的傅斯年坚决与已经结婚22年的原配丁蘸萃办理了离婚手续。

同年8月,傅斯年与比他小十岁的俞大綵结婚。这位出身绍兴名门的新女性,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外语系,不仅精通英文,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胡适在日记中曾记录傅斯年恋爱时的痴态:"孟真在恋爱中已近两月,终日发疯,有一天来信引陶诗'君当恕醉人',误写作'罪人'。"

而这位俞大綵的身份可不一般,她父亲俞明颐曾任湖南陆军小学堂总办,培养了程潜、唐生智等民国将领,母亲则是曾国藩的嫡亲孙女。姑母是陈寅恪的母亲,哥哥俞大维与国民党关系密切,儿子娶了蒋介石的孙女蒋孝章。

这两位的联姻,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但在抗战时期,两人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如意。

1937年抗战爆发,傅斯年带着病体辗转重庆,而俞大綵只能带着儿子躲到娘家。后来夫妻终于在重庆团聚,但因为物价飞涨,日子过的相当清苦。

一天,朋友来探望傅斯年,傅斯年让妻子准备酒菜,妻子面露难色,却什么也没说。

不一会儿,便置办出一桌丰富的酒菜,傅斯年和朋友吃得高兴。

好几天过去,俞大綵才告诉丈夫“那天厨房里除了半缸米,只有一把空心菜,是我舔着脸和邻居借了100块钱,才做出的一桌酒菜。”

傅斯年听后面露羞愧“跟着我这么穷书生委屈你了,以后我多写稿子,绝不再让你和别人借钱”。

1950年,傅斯年突然辞世。好友董作宾将最后一笔稿费交给俞大綵:"先生叮嘱,这篇文章的润笔是留给你的家用,做棉裤之说只是托词。"原来,傅斯年临终前三个月,故意以"要做新棉裤"为由熬夜写作,实为不愿再让妻子品尝贫穷之苦。

此外,傅斯年作为第一批接受新思想的代表,他对女性有着额外的尊重。

他支持俞大綵的社交活动,甚至在台大任教时,主动帮妻子整理教案。当学生问及"傅师母是否也治学",他总认真纠正:"要称'俞教授',她在外语系的成就,不输任何学者。"历史人物历史知识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46

用户13xxx46

1
2025-04-12 00:32

点个赞。啥也不说了。

看图说史

看图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