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子弟兵火了!”近日,山东鲁东地区,某旅官兵在进行野外强化训练时,通过无人机发现一处民宅起火。紧要关头,他们手持灭火工具迅速赶往现场,不仅成功控制了火情,还从火海中救出了一名瘫痪老人。网友纷纷感叹:“为什么要军人优先?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久前,山东鲁东某旅的官兵们正在进行一项强化训练。高空中负责侦察的无人机,捕捉到了训练区域不远处异常的一幕:一户民宅升起白烟,明显是着火了。 画面实时传回,指挥员迅速判断,火场周围无人,旁边还堆着易燃物,火势有扩大蔓延的风险,情况紧急。 训练场与真实火场无缝切换。几乎是本能反应,命令尚未下达,附近的官兵们已经行动起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层层汇报,而是救人救火。 大家放下手中的训练器材,抄起身旁仅有的几把铁锄头——或许能用来挖出一条隔离带,沿着满是杂草和碎石的乡间土路,朝着起火点全力奔跑。 每个人心里都悬着一个问题:屋里会不会有人被困? 他们没有任何专业的消防装备,就这样冲向了烟雾弥漫的火场。抵达现场后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浓烟滚滚,部分房梁已经能看到过火的炭黑色。 官兵们当即分头行动:一部分人迅速在附近寻找水源,利用找到的水桶等一切可用容器接水灭火,阻止火势继续扩大;另一部分人则顶着高温和浓烟,冲进屋内,仔细搜索每一个房间,确认是否有未能及时逃离的村民。 很快,在一间烟雾弥漫的屋子里,搜索小组发现了那位行动不便的老大爷。 时间紧迫,屋内能见度极低,两名战士没有丝毫犹豫,俯身小心地将老人从床上抬起,协同着将他转移到屋外空气相对流通的空地上。 看到院子里恰好有张沙发,也顾不上干净与否,先将惊魂未定的老人安顿好。 确认再无人员被困之后,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与火魔的搏斗中。 没有高压水枪,就靠着一桶桶的水接力传递、泼洒,一点点压制火苗,清理阴燃。经过紧张的扑救,这场意外的火灾最终被这群年轻的士兵合力扑灭。 此刻,参与救火的官兵们,个个脸上、身上都沾满了烟灰和尘土,成了名副其实的“黑脸包公”,汗水在脸上冲出道道沟壑。 然而大火熄灭,人员安全,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任务完成后的那种踏实和心安。 他们默默地整理好队伍,准备返回训练场,仿佛刚刚只是完成了一件分内的小事。 但这群年轻军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冲入火场救出老人的背影,已经为“人民子弟兵”这个称谓,写下了生动而有力的注脚,也给这片鲁东土地带来了真实的暖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4月9日
乌克兰这招确实机灵!在一片空旷的野地里,乌克兰方面察觉到了俄罗斯这辆编号为2
【5评论】【4点赞】
繁华落幕
[赞][赞][赞]
山顶有白云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赞][赞]